理財產品有很多種,銀行理財產品、國債、基金等,其中保險理財產品近期備受大家關注。很多人都會將保險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較,兩者還是有很多區別的。那么什么是保險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優勢在哪?今天開心保理財專家為大家詳細解答。保險理財,簡單的說就是購買像健康險、意外險、養老保險等相關的保險產品,達到風險管理和投資的目的。總的來說,保險理財主要就是管理風險和保障家庭或個人財產。
日前,不少理財機構都推出了最新的個人理財產品,市場也呈現出了火爆的趨勢。開心保理財專家分析,市場上中長期理財產品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市場上的現金流動問題,希望能夠將資金穩固地吸納進來。
昨日記者走訪中行、工行、建行、農行等多家銀行網點,發現在售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回歸“4時代”,銀行工作人員拉理財客戶也沒有了前段時間的熱乎勁兒。
在工行永安里支行,當記者問起理財產品時,理財師遞給記者一張宣傳單,并表示:“新出的理財收益都一般,您先看看吧。”
記者注意到,其5月19日新發行的兩款短期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分別為4.1%和4.2%。此外,前幾天發行的366天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僅為4.5%,這與其今年1月份1年期理財產品超6%的收益率相差甚遠。
“現在上面提出了新要求,資金成本太高了,像以前那樣的高收益近期肯定不會有了。”該理財師說道。
在一家建行網點,記者發現其在售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4.55%-4.85%之間。少量收益率超過5%的產品,投資門檻至少50萬元起。
記者發現,目前在售的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全部標注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除了少量幾款前期發行的收益率在3%左右的產品還是保本保收益類的,市場上這些收益可觀的理財產品基本上再無任何收益保障承諾。而且這些高收益理財產品起售點在5萬元的較為少見,更多的是10萬及以上,投資門檻較之平時明顯提高。
較之寶寶類產品優良的流動性,這些銀行理財產品配置期限都比較長,不再局限于到6月30日的年中考核節點。普遍期限在一年及以上。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其實也是銀行對資金局面緊張預期的一種反映,同時對年終考核也是一種未雨綢繆。
相比收益率一路下滑已經跌破5%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銀行近期新發中長期理財產品在收益率上優勢對比鮮明,這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一項重要因素。“一個多月的短期產品,募集期就要五六天,收益率才4%多,平攤一下可能還不到4%。”市民王女士說,她一直認為中長期產品收益更為靠譜,“現在3個月以上的收益率都超5.4%了,募集期多幾天也平攤不了多少收益,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收益率。”從各銀行近期新發中長期理財產品中不難看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2%以上,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品,可達5.5%以上。如興業銀行兩款半年和一年期產品,分別為5.5%和5.55%,建設銀行一款181天產品為5.2%,中國銀行一款311天產品為5.3%。泰安市商業銀行一款183天產品的收益率也達到5.4%。各行收益率最高的產品,基本均為中長期產品。
有分析人士也提醒,在投資這些銀行理財產品時要注意風險。畢竟標注的只是預期收益率,再加上配置期限較長,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銀行最終如何實現這些預期收益是投資時需要考慮的。
近日,有監測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P2P網貸平臺綜合利率為20.2%,與3月相比略有下降,較去年同期下降13%,降幅明顯。
與3月相比,4月份,大部分省份利率下降,其中黑龍江、云南、上海的利率降幅較大。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福建、重慶和山東的平臺,利率有較明顯的上升,主要是新上線的平臺維持較高的利率水平。
數據顯示,4月內蒙古、天津、安徽的網貸平臺綜合利率最高。其中,內蒙古的平臺較少、關注度不高,平臺自上線以來的幾個月里為了吸引人氣,一直維持高收益率。
綜合看來,在個人理財產品的選擇上,五月份還是以銀行理財產品更加火爆,而互聯網理財方面目前沒有太大的動作。開心保理財專家建議,個人理財產品的選擇除了要考慮到收益率,更需要綜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目標,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現在年輕人基本都是朝九晚五在辦公室里穿越,有的工作時間甚至更長,所以想要讓他們像老年人一樣去銀行咨詢關注銀行理財產品,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想對而言,互聯網就大大滿足和節約了年輕人的時間,讓他們可以輕松選擇出現在什么理財產品好又適合他們。
現在什么理財產品好之年輕人投資理財互聯網投資理財產品受追捧:
去年下半年,以余額寶為首的一批互聯網理財產品橫空出世,其可媲美活儲蓄的流動屬性,加上比銀行定期利率高的年化收益、比銀行理財產品低的門檻,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此次調查顯示,在選擇購買理財產品的人群中,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比例達到62%,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比例為38%。其中,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依然是35歲以上、有較多財產支配的人,80后甚至包括部分90后則是互聯網金融的忠實擁躉。另外,在沒有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人士中,大多數對互聯網支付操作不熟悉,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的意向接受程度高達85%;沒有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人多是自有資金達不到理財門檻,絕大多數人表示,保險理財也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什么理財產品好之分紅型保險理財產品給年輕人想要的保障:
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經濟上漸漸獨立了,合理的理財規劃可以讓生活更有條理。市面上常見的理財保險有: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建議年輕人在基礎保障完善后,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挑選份適合的理財保險。針對剛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大多薪水不高,抵抗風險能力弱。建議優先考慮自身基礎保障,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投資理財,只是投資對象是自己。年輕人在構建基礎保障規劃時,需格外關注意外險和健康險。對于收入水平較低的年輕人來說,保費低廉,保障實在的消費型卡單式產品是不錯的選擇,既有意外保障又有健康呵護。當然,如果您需要專門的意外和健康保障,可分別單獨購買份意外和健康險。此外年輕人還需擔負起對家人的責任,可挑選份保費便宜,保障全面的定期壽險。
“隨著電子支付不斷深入人心,保險電子商務必將成為保險行業新的業務增長點。”但是,盡管網上投保具有時間和價格上的優勢,但由于這一模式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在程序和法律上都并不完善,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會影響到投保人的權益。 壽險類產品需要消費者親筆簽名后才能生效,而有些網上銷售采取電子簽名,這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各家保險公司都有不同的認識,如果發生索賠,有可能會成為糾紛的根源。
綜上所述,對于現在年輕人來說,互聯網理財產品和分紅型保險理財產品都是現在比較合適的理財產品,因為都可以進行網上操作,并且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實時關注自己的產品,可謂是給很多年輕人節約了不少時間啊。
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是哪種:
處于認購期內的跨年理財產品收益普遍都還不錯,在4%以上,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是哪種?與股份制銀行相比,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低一些,發行期限在150天左右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多4.5%至5%。
相比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3.3%、三年期存款利率最高4.65%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高5.1%來說,跨年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著實誘人。但隨著銀行年終考核的結束,2013年元旦過后銀行資金需求壓力或驟然下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存在跳水可能,建議投資者適時轉換投資風格,選擇期限較長產品鎖定收益。
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有哪些?本周發行的364只產品中,發行理財產品310只,占總發行量的85.32%;投資類組合產品成為絕對主力,處在第二位的為貨幣外匯類產品,發行23只,占總體發行數量的6.09%;處于發行數量第三位的是固定收益類產品,為19只,占總體發行數量的4.99%。
從投資期限的分布來說,本周發行的理財產品中,1至3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99只,占總發行量的55.12%;3至6個月的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103只,占總發行量的28.53%;1個月以下的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6只,占總發行量的1.66%;6至12個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47只,占總發行量的13.02%;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發行6只。
本周發行的678只理財產品金融界數據產品研究中心進行了評級,評級方法是每只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收益、風險等特征分別進行評分,并通過加權平均得出最后排名。
互聯網理財京東8.8彰顯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靠譜么:
互聯網在貨幣基金收益率跌破6%,甚至向4%靠近的情況下,用“8.8%”給投資者投下的一劑“興奮劑”,最后的真相卻是8.8%的現金支付比率并不等同于年化收益率,在你定期獲得約定現金流的時候,最后也存在本金虧損的風險。
據華夏時報,近日互聯網金融最熱門的詞匯莫過于“京東8.8”,是京東金融平臺推出的首款定制化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本質就是對接國泰基金旗下的國泰安康定期支付混合型基金,尚未開售就陷入“偷換概念、迷惑投資者”的質疑漩渦中。“2014年年化8.8%每季定期支付”等字眼對于那些對定期支付基金概念并不熟悉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很有誘惑性的,而忽略了隱藏在其中的小字提示“8.8%現金支付比率并不等同于年化收益率”。互聯網在貨幣基金收益率跌破6%,甚至向4%靠近的情況下,用“8.8%”給投資者投下的一劑“興奮劑”,最后的真相卻是8.8%的現金支付比率并不等同于年化收益率,在你定期獲得約定現金流的時候,最后也存在本金虧損的風險。
伴隨著目前互聯網產品收益都走下坡路的階段,不管是購買什么樣的理財產品,都無法準確的判定為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開心保專業理財師提醒廣大年輕人,投資理財切忌盲目跟風和打擦邊球,穩妥的投資理財更適合長遠的投資。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
實際上各銀行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同質化的,買哪家的都一樣。那么就看你習慣在哪家銀行辦業務,覺得哪家銀行的服務更好了。
如果一定要篩選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可以用理財能力來對銀行做個排行。
據《普益標準•銀行理財能力排名》,2012年第二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恒生銀行以及江蘇銀行。
本季度招商銀行分類指標測度中,發行能力、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均在單項排名位列第二。風險控制能力和理財服務豐富性得分也較為靠前,優秀的單項表現使得該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位居榜首。
華夏銀行綜合排名第二,主要受益于該行本季度風險控制能力、發行能力和收益能力表現都較好,此外,在所有銀行的評估問卷中,華夏銀行得分最高。
民生銀行位居綜合排名第三,該行在風險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和評估問卷三個單項排名表現較好,分別居單項的第三、第四和第二。同時,該行的發行能力和收益能力也較為居前,最終以較高總得分進入綜合排名前三甲。
本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后十的銀行為城商行、農商行或者農信社。其中,九江銀行排名最末一位,主要原因在于該行理財服務豐富性、信息披露規范性和評估問卷均排在倒數第一。泉州銀行因風險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和評估問卷得分較低,導致綜合排名位列倒數第二。
其實,針對“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這樣的問題,相信最專業的銀行理財專家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因為在選擇的時候,客戶一般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日常和哪個銀行的業務較多,才能綜合評選出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而且這個答案往往也不是適用所有人的。
其實對于選擇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的問題上,小編建議倒不如掌握好選擇銀行產品的注意事項有哪些,更能輕而易舉的幫助我們選擇產品。
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注意事項:
首先,投資者應優先選定一家理財能力強的銀行。考察銀行理財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有兩點:其一是該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一般來說每家銀行都有幾款高收益的產品,因此投資者在選擇銀行時,一定要著重了解銀行的總體收益水平。其二是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具備多樣性,產品豐富的銀行能夠幫助投資者在市場上找到各種投資機會,網羅各種收益機會,讓投資者可以選擇的理財產品范圍更廣泛。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把控風險能力強的銀行。對投資者個人而言,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應先看該產品是否適合自己,再考慮該產品是否與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投資者把控風險除了要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外,另一方面也要看銀行的風險控制措施是否到位,其理財產品是否包含止損、收益權分級、分散標的、資產回購等以降低風險為目的的設計,這些風險控制措施最終與理財產品能否實現預期收益率密切相關。
除上述兩方面之外,投資者還應選擇理財產品信息披露充分的銀行,只有對其產品的投資運作情況掌握清楚,才能有效避免日后產生收益糾紛。還有,不同銀行有其不同偏好或擅長的投資品種,投資者在選擇銀行時,也要考慮其主推的重點業務。
只有充分的了解了銀行的理財產品特點,和掌握必要的銀行理財產品選擇注意事項,再結合自身的各方面條件,才能選出對于自己來說最好的銀行理財產品。
在股市行情低迷、房地產市場受到宏觀調控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市場日益成為普通百姓投資理財、實現財富保值升值的主要渠道。買投資理財產品,特別是在銀行購買,往往被認為保賺不虧,最多是賺多賺少的區別。然而,在銀行里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真的零風險嗎?專家提醒千萬別信銀行投資理財產品口頭承諾。在銀行里賣的投資理財產品都“可信”嗎?為了杜絕風險的發生,首先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上的標注,其次看協議上金融機構的公章。違規代銷的投資理財產品在業內稱之為“飛單”,這是被銀行所禁止的。日前,國內某行就曝出“飛單事件”,讓投資者損失慘重。這讓銀行投資理財產品的安全性問題備受關注。銀行銷售的投資理財產品,除了本行發行的,還有代理發售的基金、信托和保險產品。投資者想要了解自己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究竟是不是銀行自己發行的,方法比較簡單。首先,可詳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說明書上會明確理財產品的基本要素,究竟是不是“親生的”,一目了然。如果看過說明書之后還不確定,最簡單的方法是——看投資者與金融機構所簽訂的協議上所蓋的公章。銀行發行的投資理財產品,協議上會加蓋銀行的公章;信托和保險產品,協議上對應的是信托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公章。“如果銷售人員稱投資理財產品是銀行代理的,而協議上又沒有正式的公章,或是代銷協議,那么投資者就要警惕了。”在保險類投資理財產品中,分紅險的基本收益在合同中會有承諾,因此最終肯定能讓投資者取得一部分收益,至于收益多少,則要看具體運作情況。投連險和萬能險沒有保本的說法,能夠取得怎樣的成績完全根據運作情況,也是最有可能出現本金虧損的品種,被客戶投訴最多的保險產品也均出于此。信托類投資理財產品既有將債券、票據等作為投資標的的,也有投資藝術品、房地產的,產品構架涉及各類抵押、關聯責任、擔保公司等,設計十分靈活,因此每個信托產品的內容都不相同,所以在購買時一定要詳細查閱產品說明書,明確其發行主體。因此,在銀行里賣的投資理財產品未必都能貨真價實,投資前一定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嘴勤和眼勤。不要盲目輕信某些理財經理的口頭承諾,要以合同協議中的約定為準;對一些另類投資理財產品更要謹慎!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