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產品

京東安聯百萬玫瑰女性意外險(互聯網版) 京東安聯百萬玫瑰女性意外險(互聯網版)
銷量: 144 299.00
約有135項符合搜索工傷的查詢結果,以下是第51-60項。
認識保險 社保案例:未繳納社保 工傷保險待遇由單位承擔
摘要:記者昨天從福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因用人單位未給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導致受傷職工無法享受相應的工傷保險待遇,治療工傷所產生的醫療費用和相關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承擔。來自德州的打工者小李,在福山一家模具公司謀得一份工作,4月5日,小李在搬運模具時,被模具框砸傷右腳,小李受傷住院后,該公司為他支付了醫藥費,但拒絕為其承擔其他費用。后來,小李所受傷害被認定為工傷,但因為公司沒有為他繳納社保費,因此無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這讓他很郁悶。小李認為自己屬于因工負傷,應該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公司沒有為他參保,這筆費用應該由公司來負擔。福山區人社局工傷保險科工作人員介紹,《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明確指出,用人單位應該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參保,及時為他們繳納工傷保險費,參加工傷保險后,這些職工才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依法為員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并不影響職工的工傷保險權益。”這名工作人員解釋說,如果是用人單位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那么職工發生工傷后,就應該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社保案例:工傷保險死亡賠償金被代領怎么辦近日,五常市民陳雪飛向記者反映五常市教育局在發放其父陳穎華工傷死亡賠(補)償金時存在違規發放,導致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她無法領到相關賠償。2012年9月12日,五常市長山中心學校教師陳穎華下班后騎摩托車回家,在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死亡。五常市長山鄉中心學校對陳穎華的死亡依法申請工傷,2013年7月10日,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依法認定陳穎華的死亡屬于工傷。根據《工傷保險條例》39條的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經核算共計:446,534.00元。陳穎華父母已經死亡,現有一女兒陳雪飛,生前再婚配偶王淑華,兩人對該賠(補)償金額表示認可。人在上海的陳雪飛聯系五常市教育局,要求在她和繼母王淑華共同到場情況下才能領取該賠(補)償款卻遭到拒絕,她回到五常后,錢已被王淑華領走。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陳雪飛認為應當在她和繼母同時到場情況下才能夠發放,但學校稱王淑華收款時已寫明一切后果自行承擔,即此事與學校無關。另外,陳雪飛告訴記者,之前的工傷賠償材料,都是由陳雪飛和王淑華兩人共同申報,根據正常程序,全部賠償金應由五常市財政撥款到長山鄉教育辦,由二人共同到場領取。但在實際發放過程中,在財政撥付款到位前7天,教育局卻通知長山鄉中心學校提前墊錢支付給了王淑華一人。隨后陳雪飛多次找到五常市教育局,一位姓謝的副局長表示法律沒有規定賠補償金不能由其繼母一人領取。律師李濱認為,學校要求王淑華寫明承擔一切責任的說明時,就等同于學校已明知此事不合規,通過收款說明來推卸責任。而該說明,對不知情的第三方陳雪華來講,在法律上是毫無約束力的。同時,按照《工傷保險條例》39條,上述446,534.00元,應當在同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的王淑華與陳雪飛協商并達成分配協議后,按照協議分別支付;若王淑華與陳雪飛經協商無法達成分配協議的,應當在王淑華與陳雪飛經訴訟由人民法院判決分配份額后,按照人民法院生效判決進行支付。社保案例:工作十年未繳納社保 可要求單位補交一職工在某公司工作十年,工資未達最低工資標準且未享受帶薪休假,法院維護了其合法權益。今天(4月8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法院一審審結一起勞動爭議案,判決駁回原告江西省某公司的訴訟請求。原告支付被告李萍低于南昌市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15000元。原告支付被告李萍2012年未休年休假工資800元。法院審理查明,李萍于2002年6月6日開始在原告處從事化學分析工作,2002年6月6日至2005年3月止,每月工資報酬400元;2005年4月至2012年5月止,每月工資報酬444元;2012年6月起,每月工資報酬600元。2013年5月,李萍自動離職。其在原告處工作期間,原告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繳納過任何社會保險費,未休過帶薪年休假。2012年,李萍被評為原告處先進工作者。李萍在原告處從未打過考勤。后李萍向江西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原告補繳2002年6月至2013年5月的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13200元,補足2007年至2013年4月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15000元,支付2008年至2012年帶薪年休假工資1500元。2013年9月25日,江西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原告為李萍補繳2002年6月至2013年5月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原告支付李萍低于南昌市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15000元;原告支付被告2008年至2012年帶薪年休假工資1513.64元。原告不服該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另查明,2006年12月17日起,南昌市一類區域最低工資標準為510元/月;2007年12月31日起,南昌市一類區域最低工資標準為580元/月;2010年7月1日起,南昌市一類區域最低工資標準為720元/月;2012年1月1日起,南昌市一類區域最低工資標準為870元/月;2013年4月1日起,南昌市一類區域最低工資標準為1230元/月。法院審理認為,根據被告李萍提交的工作牌、技術資格證書、榮譽證書、檢驗報告、收入證明等證據,可證實被告在原告處工作期間,從事原告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且該勞動系原告業務的組成部分,受原告管理并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每月領取工資,根據 “勞動部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可確定被告與原告存在勞動關系。原告自2007年開始,支付被告的工資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依法應由原告按本市最低工資標準補足給被告。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職工休年休假,應由其本人提出申請,并由用人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被告于2013年5月自動離職,其要求原告支付2012年未休年休假工資的訴請,予以支持。因被告未提供證據證明2012年前曾提出休年休假的申請,且根據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的有關規定,故被告要求原告支付2008年-2011年未休年休假工資的訴請,證據不足。根據有關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原、被告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自2008年2月即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其于2013年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其要求原告支付雙倍工資的訴請,不予支持。被告要求原告補繳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訴請,不屬法院受理范圍,不予審理。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2024-09-03 16:23:22
認識保險 最新工傷保險條例全面解讀
摘要:工傷保險條例是工傷保險制度的最基本法律規定。很多人對于此項條例很了解,最新工傷保險條例有哪些亮點?認識了解最新工傷保險條例,讓自己的權益得到合理有效地保障。最新工傷保險條例六大“亮點”一是擴大了工傷保險適用范圍將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了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各類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二是調整擴大了工傷認定范圍將認定范圍從原來的上下班途中機動車事故傷害調整擴大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和火車事故傷害,惠及了更多的職工群眾。三是簡化了工傷認定程序。取消了工傷認定爭議處理中行政復議前置的規定,縮短了工傷認定時間;設置了工傷認定的簡易處理程序,對于事實清楚、雙方無爭議的工傷認定申請的認定時限,由原來規定的60天縮短為15天。四是大幅度提高了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從原來的48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提高至按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發放;同時,對傷殘職工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做了調整。五是增加了基金支出項目。將原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工傷職工“住院伙食補助費”、“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以及“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改由工傷保險基金統一支付。
六是加大了強制力度。增加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的新規定。增加了對不參加工傷保險和拒不協助工傷認定調查核實的用人單位的行政處罰規定,提高了工傷保險的強制力度。最新工傷保險條例新增六類人群可入工傷保險【關鍵詞】適用范圍條例規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專家解讀】昨天發布的修改后《工傷保險條例》中關于參加工傷保險的人群也增加了,由原來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兩類人群的基礎上,新增了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會計師事務所等六類人群。2003年4月27日發布的《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山東鵬飛律師事務所傅強律師說,參加工傷保險的主體擴大了,像我們律師事務所原來就沒有給工作人員繳納工傷保險,新的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后,我們事務所也要繳納工傷保險了。最新工傷保險條例上下班工傷認定還要看責任【關鍵詞】認定范圍條例規定:第十四條(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專家解讀】2003年的《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是認定為工傷的情形之一,原來的規定可以說只要是受到機動車事故的,無論責任在哪一方,受傷了就可以納入認定的工傷情形之中。修改后的對工傷的認定范圍作了調整,首先是擴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范圍,將上下班途中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事故傷害,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都納入到了工傷的認定范圍之內,同時新修改條例更注重責任認定了,其中明確“非本人主要責任”,這就意味著如果本人在交通事故中負有主要責任,即使受傷了也不能算工傷。最新工傷保險條例違規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最高罰50萬為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將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違規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者最高將被處以50萬元罰款。按照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制度,對其處理實行資格許可制度,并建立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條例規定,未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擅自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活動的,經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查出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業、關閉,沒收違法所得,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2024-09-03 16:23:22
保險理賠 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如何確定?
摘要:很多企業會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工傷保險顧名思義,就是一些意外事故賠償保險,工傷保險又它存在的特點,隨著人們保險意識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保險,很多人咨詢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小編總結了一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工傷保險費是雇主繳納,個人不繳費。這是工傷保險區別于其他社會保險項目的標志。工人為生產單位創造財富付出了鮮血或生命,由雇主負擔全部保險費,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工傷保險有六大特點。一是強制性;二是帶有賠償性,保障與賠償相結合;三是實行無責任補償;四是待遇優厚,工傷待遇比非工傷待遇高;五是個人不繳費;六是補償與預防、康復相結合。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將行業劃分為3個類別: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工傷保險繳費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工傷保險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將行業劃分為3個類別: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工傷保險繳費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工傷保險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用人單位屬一類行業的,按行業基準費率繳費,不實行費率浮動,用人單位屬二、三類行業的,費率實行浮動。用人單位的初次繳費費率,按行業基準費率確定,以后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因素,1-3年浮動1次。在行業基準費率的基礎上,上下各浮動兩檔:上浮第一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20%,上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50%,下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80%,下浮第二檔到本行業基準費率的50%。參加工傷保險單位如何辦理工傷保險登記?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及《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辦理工傷保險登記。一、 參保單位申請辦理登記手續時,應如實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一式三份,并攜帶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到規定的社保經辦機構進行參保登記。辦理工傷保險登記是認定是否參加工傷保險的首要標志。二、 單申請辦理工傷保險登記時,應根據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范Χ,對照工傷保險行業風險分類表填報本單位的行業類別。社保經辦機構對其填報的行業類別核準后,予以辦理登記。參加工傷保險單位如何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繳費單位辦理登記后,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及時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變更社會保險登記。繳費單位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或有關機關批準或宣布變更事項之日起30日內,填寫《社會保險變更登記表》一式三份,并攜帶工商營業執照和有關部門批準和變更證明以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規定的其他證件資料,到原登記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工傷保險登記。參加工傷保險單位如何辦理工傷保險注銷登記?繳費單位發生解散、破產、撤銷、合并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終止工傷保險登記機構申請辦理注銷登記。繳費單位發生營業執照注銷或吊銷;被批準解散、撤銷、終止;跨統籌范Χ轉出;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自發生之日起30日內,填寫《社會保險注銷登記表》一式三份,并攜帶有關手續和資料,向原登記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注銷工傷保險登記。繳費單位在辦理注銷工傷保險登記前,應當結清應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 
2024-09-03 16:23:22
認識保險 工傷保險賠償標準怎樣計算
摘要:工傷賠償標準,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準。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準。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種,同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稱五大社會保險。工傷保險是由單位繳費的社會保險,不需要職工個人繳費。建議您可以在公司工傷保險的基礎上購買一份意外險進行補充。

  一般工傷保險賠償標準

(一)醫療費
  1、要求: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3款。
  3、備注: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不是必須到簽有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
 ?。ǘ┙煌ㄊ乘拶M
  1、標準: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2、要求: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
  (三)康復治療費
  1、標準: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
  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6款。
  3、備注:依地方規定,康復治療需經辦機構組織專家評定。
 ?。ㄋ模┹o助器具費
  1.標準: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準。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2條。
 ?。ㄎ澹┩9ち粜?br />  1、標準: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
  4、備注:停工留薪期根據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但確定的部門和程序,依地方規定。
 ?。┳o理費
  1.標準:(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2)評定傷殘后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
  2.要求:生活護理費需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工傷職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第3款、第34條。
 ?。ㄆ撸﹤麣堁a助金
  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
  1、標準: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
  2、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攫B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
  4、備注: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五級、六級傷殘待遇
  1、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2、要求: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
  4、備注: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
  1.標準: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要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分別按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
  4、備注: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工亡工傷保險賠償標準

(一)喪葬補助金
  標準: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標準
 ?。?)按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供養親屬范圍
  (1)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條件
  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
 ?。ㄒ唬┩耆珕适趧幽芰Φ?br />  (二)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ㄈ┕ね雎毠じ改改心隄M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四)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五)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ね雎毠ぷ优呀浰劳龌蛲耆珕适趧幽芰Γ鋵O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七)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停止享受撫恤金待遇的情形
 ?。?)年滿18周歲且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就業或參軍的
  (3)工亡職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組織收養的
 ?。?)死亡的。確定是否符合被供養資格時間
  職工因工死亡,其供養親屬享受撫恤金待遇的資格,按職工因工死亡時的條件核定。(三)工亡補助金
 ?。?)標準: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2)要求:第一、傷殘職工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 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待遇;第二、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 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的喪葬補助金、第(二)項規定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的待遇。因工外出時發生事故或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
  待遇標準
  1、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
  2、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
  3、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
  4、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工傷保險條例》中寫明是第三十九條,不是三十七條)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2024-09-03 16:23:22
認識保險 購買工傷保險需了解《工傷保險條例》
摘要:今日,記者了解到,鎮江市將在新《工傷保險條例》基礎上調整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構成部分,不斷完善市場機制,更好的服務大眾是政府以及保險公司的宗旨。1日,記者從鎮江市人社局獲悉,鎮江市自明年起調整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工傷風險較小的一類行業,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從0.6%調整至0.8%;工傷風險中等的二類行業,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從1%調整至1.6%;工傷風險較大的三類行業,工傷保險基準費率從1.8%調整至2.4%。此次工傷保險基準費率調整是在新《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兩年后,工傷保險待遇大幅提高,工傷保險支付項目增加,工傷保險基金支出大幅增加,工傷保險基金已經赤字運行的背景下實施的。此次工傷保險基準費率調整,是嚴格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是為了確保工傷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支付,維護工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鎮江市工傷保險事業平穩健康發展。市人社局工傷保險處負責人表示,今后在實施新的工傷保險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對屬于二、三類行業的用人單位,還將實施工傷費率浮動政策,對于安全生產工作做得好、工傷事故發生率低的單位,工傷費率將適當下浮,這將更加有效地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和工傷預防意識的提高,更好地保障參保職工的權益。工傷理賠經常會發生理賠糾紛,接下來通過案例介紹一下:在單位加班聚餐后出現事故是否可認定工傷?去年12月3日,內江人朱兵在加班結束后,因在用餐時飲用了白酒,在外小解摔下高坎致死,今年3月,朱兵的家屬向內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是該局不予認定。朱兵家屬對此認定不服,遂提出訴訟,近日,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法院認為,職工加班聚餐屬于工作時間的延續,該事件屬于工傷。依法撤銷該部門的工傷認定決定,責令其重新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對于是否醉酒的定性問題存在較大爭議。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朱兵飲酒是否醉酒導致死亡的情形應當由用人單位舉證證明,但是用人單位未提供死者系醉酒的直接證據。“超常規的加班誘發疾病,怎么能不算工傷呢?”昨日市社保局信訪室里傳來吵鬧聲,而2樓辦事大廳一位躺在輪椅上的中年婦女引人注目——勞務工王家鳳的遭遇值得同情,但市社保局堅持:符合國家《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才能認定為工傷,不能因為同情而破壞法律的秩序。腦溢血成植物人,工傷不認定孫先生的老婆王家鳳,今年46歲,原來在龍崗某鞋廠上班,2010年1月23日在上班期間暈倒在同事身上,經診斷為右基底節區腦內出血并破入腦室,經過搶救后她活下來了,但是成了植物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由于王家鳳并沒有死亡,2010年8月社保局認定為不屬于或不視同工傷。對此,保險專家提醒消費者購買工傷保險之前一定要了解工傷保險條例,了解保險的理賠范圍,避免保險糾紛的發生。
2024-09-03 16:23:22
意外保險知識 各地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比較與評價
摘要: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的產生背景,自《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出臺后,根據《條例》的規定與授權,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先后出臺了與本地區情況相適應的實施細則。截止到2004年5月15日,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網站上公布,全國已有北京、廣東、湖北、廣西、天津、黑龍江、遼寧、云南、河北、山東、河南、四川、重慶、陜西、山西、吉林、浙江、內蒙古等18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辦法。其中廣東是由省人大常委會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通過了《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層級最高,其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大多是由省級人民政府以地方性規章的形式通過了各地《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辦法,也有的省份如廣西是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以規范性文件的形式作出相應的規定。下面,我們就選擇部分省份出臺的《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做一個簡單的比較與評價。分別見《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北京市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天津市工傷保險若干規定》、《河南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暫行辦法》、《山東省貫徹〈工傷保險條例〉試行辦法》和《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暫行辦法》。一、工傷保險的范圍除了廣東省以外,各地對于工傷保險范圍的規定都沒有超出《條例》規定的范圍。廣東省對此有創新,《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廣東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及事業單位(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為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的范圍不僅包括了《條例》中規定的企業單位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還包括了在《條例》中沒有規定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及事業單位的職工。工傷保險的范圍大大地拓寬了。二、工傷認定工傷認定的范圍在《條例》中第十四條、十五條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在《條例》的基礎上,《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對于視同工傷的規定有所突破,規定“因工作環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在用人單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搶救治療,并經縣級以上衛生防疫部門驗證的”與“由用人單位指派前往國家宣布的疫區工作而感染疫病的”這兩種情況都可以認定為視同工傷,在不違背工傷立法原意的情況下,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擴大了工傷認定的范圍,在我國工傷保險保障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這種突破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也有利于促進勞動者的工傷權益保障。北京、河南等省市則對工傷認定的具體落實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如《北京市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規定,對于不同的情形應該提交不同的證據材料:“(一)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提交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二)職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證明;(三)屬于《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提交事故的相關證據材料;(四)屬于《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情形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者其他證明;(五)屬于《條例》第十四條第(五)項情形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相關部門的證明;(六)屬于《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情形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證明;不屬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提交相關部門的證明;(七)屬于《條例》第十五條第(一)項情形的,提交醫療機構的搶救證明;(八)屬于《條例》第十五條第(二)項情形的,提交民政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九)屬于《條例》第十五條第(三)項情形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醫療機構對舊傷復發的診斷證明。”而對于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為不存在勞動合同而發生爭議的情況應如何處理,也作了相應的規定:“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的,當事人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確定勞動關系。依法定程序處理勞動爭議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的時限內。”此外,該規定還增加了兩個排除條款,即“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超過1年提出申請的”與“受傷害人員是用人單位聘用的離退休人員或者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這兩種情況不得認定為工傷,對工傷認定的范圍有所限制。通過這些具體細化的規定,大大地強化了工傷認定程序的可操作性,解決了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思想上的諸多困擾,有利于工傷處理的實務操作和落實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三、勞動能力鑒定《條例》對勞動能力鑒定的程序與標準的規定是非常明確的,便于操作,多數省份的有關實施辦法對此的規定主要是強調對條例規定內容的貫徹執行。只有《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對生活自理障礙等級的規定有些新意,其規定“生活自理障礙等級根據進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及洗漱、自我移動五項條件確定。五項條件均需要護理者為一級,五項中四項需要護理者為二級,五項中三項需要護理者為三級,五項中一至二項需要護理者為四級。”這比《條例》的三級劃分法要更為細致與合理一些(與此相對應的護理費也與《條例》有所區別,具體規定為“護理費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的一定比例按月計發,一級為百分之六十,二級為百分之五十,三級為百分之四十,四級為百分之三十”)。有些地區還對勞動能力鑒定的時間作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如《天津市工傷保險若干規定》規定為“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或者停工留薪期內治愈,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經治療醫療終結期滿(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接受勞動能力鑒定。”四、工傷保險待遇各地關于工傷保險待遇的規定是差別最大的,也是最能反映各地工傷權益保障水平的核心內容。針對工傷保險待遇的幾項主要內容,下面就選擇幾個較具代表性的省份的有關實施辦法,作一比較,并加以評析(對于《條例》剛性規定的內容,各地必須遵照執行,為節省篇幅就不再提及,此僅對各地有權自行規定的內容即相異之處進行比較):(一)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工傷待遇1.廣東:(1)傷殘津貼每年按照基本養老保險金的調整辦法調整。(2)護理費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的一定比例按月計發,一級為百分之六十,二級為百分之五十,三級為百分之四十,四級為百分之三十。護理費按照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同步調整,負增長時不調整。(3)享受傷殘津貼和工傷醫療待遇,住院伙食補貼按當地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百分之七十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4)跨統籌地區戶籍職工,本人要求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應當與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協議,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第二十六條第一項標準計發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并按照以下標準一次性計發傷殘津貼及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終結工傷保險關系:(一)傷殘津貼。按照本條例(指《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的傷殘津貼的相應標準為基數一次性計發十年;(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本人工資為基數,一級傷殘的計發十五個月,二級傷殘的計發十四個月,三級傷殘的計發十三個月,四級傷殘的計發十二個月。需要護理的,生活護理費按照上述(2)規定的標準一次性計發十年。(5)一級至四級殘疾的職工戶口從單位所在地遷往原籍的,其傷殘津貼可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標準每半年發放一次。用人單位應當按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發給六個月的安家補助費。所需車船費、旅館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等,由用人單位按因公出差標準報銷。2.北京:(1)一級至四級工傷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者其所在單位依法破產、解散的,應當辦理退休,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核定基本養老金時,工傷職工基本養老金低于傷殘津貼的差額部分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2)工傷職工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傷殘津貼待遇,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市財政部門根據本市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提出調整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3.天津:(1)領取傷殘津貼的職工或者領取供養親屬撫恤金的人員,其常住地不在本市的,可以按照下列標準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關系同時終止:領取傷殘津貼的,最高不超過15年。(2)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調整。4.河南:(1)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以傷殘津貼為基數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鄢齻€人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后,傷殘津貼低于統籌地區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2)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調整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5.山東:(1)被鑒定為1—4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以及生活護理費調整辦法,由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生活費用以及物價指數變化等情況適時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6.重慶:(1)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自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鑒定結論的次月起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工傷職工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后,其實際領取的傷殘津貼不得低于所在區縣(自治縣、市)的最低工資標準。(2)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本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與養老保險同步調整,并向社會公布。評析:各地都規定要確保職工的傷殘津貼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并且對職工的傷殘津貼與護理費的調整也作了相應的規定,如廣東、天津、重慶規定一年一調,北京、山東、河南規定根據情
 
2024-09-03 16:23:22
意外保險知識 工傷意外傷害保險可選陽光團體險
摘要: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快,工作期間,發生工傷意外的概率越來越大了,為員工購買工傷意外傷害保險也日益為企業所重視。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團體補充工傷意外傷害保險為各大中小型企業員工帶了全面的綜合性的工傷保障。工傷意外傷害保險可選陽光保險提供的團體補充工傷意外傷害保險。

陽光團體補充意外傷害保險投保范圍

凡十六周歲以上(含十六周歲)六十五周歲以下(含六十五周歲),已按規定參加當地工傷保險,身體健康能夠正常工作的團體在職人員,可作為被保險人參加本保險。凡已按規定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并按期足額交納工傷保險費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可作為投保人為本單位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向本公司投保本保險。單位投保時,其投保人數不應低于五人,而且本單位符合投保條件的人員必須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投保。

陽光團體補充意外傷害保險保險期間

本合同的保險期間由投保人與本公司約定并在保險單或批注單上載明,最長為一年,自本合同生效日起至約定終止時止。

陽光團體補充意外傷害保險保險責任

在本合同有效期內,本公司承擔以下保險責任的基本責任部分,并根據投保人的選擇承擔可選責任部分的保險責任?;矩熑危汗馔鈿埣脖kU金。可選責任:工傷意外身故保險金;工傷意外醫療保險金;工傷意外住院津貼保險金。
2024-09-03 16:23:22
認識保險 社保工傷保險的認定情形有哪些
摘要:工傷保險是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同時,根據本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工傷保險是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有許多明確規定,一些不符合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為騙取工傷保險待遇,采取“沾邊就賴”的方法,想爭取工傷保險待遇,加重了工傷保險部門的負擔,也影響了職場的正常工作秩序。
2024-09-03 16:23:22
認識保險 新的工傷保險條例有哪些改進
摘要:

  2010年12月,國務院頒布了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該法進行了如下完善:擴大了該條例的適用范圍和改變了管理機構、完善工傷保險費的繳納和工傷保險基金的管理、完善工傷認定條件和時限以及勞動能力復查鑒定程序,提高了工傷保險待遇、取消了復議前置程序、提高了有關單位和個人違規的懲處力度等

  新工傷保險條例的進步 

  新《條例》調整擴大了工傷保險適用范圍和工傷認定范圍、簡化了工傷認定程序、提高了工傷保險待遇、增加了基金的支出項目、加大了參保的強制性。這些重大政策內容的調整,進一步體現了《條例》的立法宗旨,確保了我國工傷保險制度能夠惠及更多的職業人群,并使廣大職工能夠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新《條例》的頒布實施,對于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進一步保障職工權益,分散用人單位工傷風險,化解勞資矛盾,促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條例》對工傷認定范圍的修改 為進一步加大對遭受事故傷害的職工的保障力度,同時進一步體現工傷屬于職業傷害的本質特性,新《條例》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工傷認定范圍進行了調整:

  一是將原認定工傷條款中規定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修改為“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這種可以認定工傷的情形既將原來的“機動車事故”擴大為“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又同時對事故責任進行了限定,即“非本人主要責任”;所以,在工傷認定中需要申請人提供公安以及其他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司法部門對事故責任定性的證明材料,由行政部門根據證明材料綜合判斷。

  二是將原工傷認定排除條款中規定的“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修改為“故意犯罪的”。 調整了不得認定工傷的范圍,刪除了職工因過失犯罪、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導致事故傷害不得認定為工傷的規定,增加了職工因吸毒導致事故傷害不得認定為工傷的規定。

  三是將原工傷認定排除條款中規定的“醉酒導致傷亡的”修改為“醉酒或者吸毒的”。

  四是將工傷保險的適用范圍擴大到了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各類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

  五是將認定范圍從原來的上下班途中機動車事故傷害調整擴大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和火車事故傷害。

  六是取消了工傷認定爭議處理中行政復議前置的規定,縮短了工傷認定時間;設置了工傷認定的簡易處理程序,對于事實清楚、雙方無爭議的工傷認定申請的認定時限,由原來規定的60天縮短為15天。

  七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從原來的48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提高至按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發放。

  八是將原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工傷職工“住院伙食補助費”、“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以及“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改由工傷保險基金統一支付。

  九是增加了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的新規定,增加了對不參加工傷保險和拒不協助工傷認定調查核實的用人單位的行政處罰規定。

  新條例大大提高了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改變了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有單位支付變為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舊條例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而新條例規定提高了三個月的標準,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  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職工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舊條例規定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 新條例提高了兩個月的標準,其中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職工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舊條例規定: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新條例提高了一個月的標準,其中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024-09-03 16:23:22
認識保險 我對新工傷保險條例的解讀
摘要:

  我是一名傷殘職工,對新《工傷保險條例》的出臺非常關心,在這我想談一下新《工傷保險條例》的一些看法。

  工傷保險條例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第三條 工傷保險費的征繳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關于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征繳規定執行。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參加工傷保險的有關情況在本單位內公示。

  用人單位和職工應當遵守有關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執行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預防工傷事故發生,避免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職工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

  第五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務。

  第六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工傷保險的政策、標準,應當征求工會組織、用人單位代表的意見。

  《工傷保險條例》自2011年1月1日施行。現將我對條例解讀整理如下,供參考:

1、 擴大了《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新舊《條例》第2條)

  【解讀】適用范圍由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其職工擴大至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其職工,實際上只有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被排除在外。

2、 變更了負責工傷保險費率的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的制定及調整單位(新舊《條例》第8條)

  【解讀】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及調整變更為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及調整。

3、 增加了工傷保險費繳費基數確定方式(新舊《條例》第10條)

  【解讀】新舊《條例》均規定工傷保險費繳費主體為用人單位,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繳費基數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新《條例》增加規定了對難以按照工資總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行業,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具體方式,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4、 擴大了工傷保險統籌范圍(新舊《條例》第11條)

  【解讀】新《條例》將工傷保險統籌范圍由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其他地區的統籌層次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確定(現狀為很多地方為縣級統籌)擴大至“逐步實行省級統籌”。

5、 增加了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新舊《條例》第14條)

  【解讀】主要變動為: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了“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被認定為工傷,而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為“在上下班途中,

6、 擴大了《工傷保險條例》的適用范圍(新舊《條例》第2條)

  【解讀】適用范圍由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其職工擴大至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其職工,實際上只有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工作人員被排除在外。

7、 變更了負責工傷保險費率的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的制定及調整單位(新舊《條例》第8條)

  【解讀】行業差別費率及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及調整變更為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及調整。

8、 擴大了工傷保險基金的用途范圍(新舊《條例》第12條)

  【解讀】工傷保險基金的用途除了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勞動能力鑒定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于工傷保險的其他費用外,新《條例》增加規定了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等費用亦從工傷保險基金的規定。

  以上是我個人粗淺的看法,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

2024-09-03 16:23:22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正品保險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
管理總局許可
快捷投保

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
省心服務

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
安全可靠

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
品牌實力

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
支付幫助
支付方式 支付說明
保單服務
保單查詢 保單驗真 變更與取消 保單寄送
理賠服務
理賠指南 理賠報案 理賠案例
服務中心
發票索取 常見問題 隱私聲明

首次關注立得50積分首次關注立得50積分

下載開心保APP下載開心保APP

0/4
產品對比

掃碼關注微信號

掃碼關注微信號

掃碼下載APP

掃碼下載APP

意見反饋
產品對比關閉

最多可對比 4 款產品

您還沒有添加對比產品
清空產品
已選0件產品 開始對比
意見反饋關閉

選擇您遇到的問題類型或建議類型

產品
投保
支付
其他
0/500
提交
產品咨詢或緊急問題,可聯系在線客服或撥打4009-789-7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人物差差差动漫网站| 国内国外精品影片无人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动漫女同性被吸乳羞羞漫画| 香蕉视频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免费大学生国产在线观看p| 色综合67194|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69av视频在线观看| 夜夜躁狠去2021|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 香蕉狠狠再啪线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亚洲|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高清小说| 护士与税务干部完整2av| 久久狠狠躁免费观看|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2022| 色综合久久91| 国产大片b站免费观看直播| 1000又爽又黄禁片在线久| 天堂网最新版www|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日韩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M553|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