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有三種類型的基本醫保體系:有單位的職工有城鎮職工醫保,沒單位的城鎮居民參加城鎮居民醫保,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三類基本醫保體系,已覆蓋江蘇國95%以上的人口。跨省就醫,新農合報銷將不再成難題。
要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銷,首先需要以省為單位,統一籌資水平和報銷政策,建立省級醫保信息平臺,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報銷,在此基礎上,各省級平臺再與國家醫保信息平臺連接,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銷。當前跨省就醫即時報銷面臨的難點在于,各省之間還沒有實現醫保信息互聯互通;基本醫保統籌層次低,大多以縣市一級為統籌單位,普遍沒有建立省級結算中心;醫保報銷范圍和報銷比例各地存在較大差異。國務院醫改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異地就醫即時報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1月21日上午,據國務院醫改辦最新消息,我國將在江蘇、北京、內蒙古、吉林、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部分省份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
湖北:試點新農合跨省即時報銷 首批26家醫院參與
新農合跨省報銷武漢有先例。早在2007年11月,信陽市的新農合就與省新華醫院簽訂協議,實現了新農合的跨省直補:信陽參合農民,在武漢的省新華醫院住院,住院費在醫院就可報銷,醫院再與信陽的新農合基金進行結算。此舉惠及20萬在漢打工的河南信陽籍參合農民工,省新華醫院作為武漢唯一定點就診醫院,報銷起付線、比例與信陽當地縣級人民醫院一樣,開創了外地新農合病人在江蘇省“異地看病即時報銷”的先河。
2013年6月,湖北省與湖南、江西兩省簽署了《湘鄂贛中三角衛生戰略合作共識》,確定三省“政策銜接、機構互認、信息互通、監管協作、現場結報”的新農合跨省就醫結報合作路徑。目前三省交界的湖北通城、湖南平江、江西修水已經先行先試,實現了參合患者異地結報,目前已經有6000多湖南、江西患者在湖北通城縣人民醫院實施了即時結報。
在區域試點方面,武漢市江夏區先后與湖南省、江西省有關醫療單位簽訂了新農合跨省及時結報協議。同濟醫院、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中南醫院、梨園醫院等28家醫院,也被確定為湖北省新農合省級定點醫院,已實現省內新農合直補。
按照“十二五”醫改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全面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報銷,初步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銷。據悉,湖北省新農合信息平臺2014年以內將與北京、內蒙古、吉林、江蘇、安徽、河南、湖南、海南等8個省級平臺互聯互通,首批定點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梨園醫院等26家醫院,9省份參合農民有望在這些醫院實現異地就醫即時報銷。
江蘇:確定23家三級醫院為新農合省級聯網醫院
江蘇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結算即時結報2011年就開始全面實施,而徐州市2010年已探索實施新農合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機制。
目前江蘇省衛生信息平臺已確定了23家三級醫院為新農合省級聯網醫院,各統籌地區至少選擇其中8家醫院作為簽約定點醫院,為轉外就醫患者提供即時結報服務。凡納入新農合管理信息系統在線管理的,如患者辦理轉診手續到異地定點醫院接受治療的,聯網結報定點醫院可提供即時結報服務,在參合患者出院時按照定點服務協議規定的參合地新農合補償政策進行費用審核并墊付補償費用。
江蘇目前投入使用的新農合省級信息平臺包括4個綜合應用系統、1個門戶網站、1個數據中心和新農合信息專網。通過新農合信息平臺,老百姓可以自助查詢有關新農合政策,異地就醫實現在線預約醫院、全程在線管理,醫藥費用實現在線即時結報,有效減少了以往群眾就醫報銷過程中的繁瑣程序。同時,借助省級信息平臺,管理部門還可以實現對各地區新農合運行情況的精細化評估,有利于加強監管。目前,納入省級新農合聯網醫院已實現在線監管,下一步將結合居民健康卡實施,推進省新農合信息平臺與國家級平臺對接,建立起與省外醫院的信息交換機制。
安徽:點對點的跨省即時結報成為2014年工作重點
早在兩年前,安徽省一些統籌地區已經開始嘗試與省外醫院實現即時結報。歙縣與浙江相交,當地新農合辦的工作人員發現,縣里有一萬多人在浙江的一個鎮子務工,2011年當地新農合辦的工作人員發現,這些務工的人員多在某家醫院看病,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靈璧,當地不少人習慣于去徐州看病。
在此基礎上,目前,已有淮北市、滁州市、阜陽市等21個統籌地區與徐州市、南京市、武漢市、廣東省等省外40余家醫療機構簽訂了服務協議并開通即時結報服務,而在今年年底,30個左右的統籌地區有望與省外醫院開通即時結報,這種模式被稱為“點對點的跨省即時結報”。
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省級層面的跨省即時結報,作為過渡,點對點的跨省即時結報成為2014年的工作重點,而在這段過渡時間里,各統籌地區還將繼續與省外的一些醫院通過協議實現點對點的互通。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