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三角求生法”是目前流傳最廣泛的地震求生法,但是,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么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也就是說,“生命三角”的說法并不靠譜。地震最危險的傷害因素并非轟然塌下的屋頂,而是四處亂飛的家什和碎玻璃。“伏地、遮擋、手抓牢”的地震口訣正是針對這個。這個口訣教導大家,在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鉆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生命三角”不靠譜
地質學家和抗震工程學家告訴我們,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發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頂平塌、墻體外倒、墻體內倒和房頂M形向下彎折幾種。所以,盡管觀察地震造成的廢墟,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位置上確實存在類似的“三角空間”。不過,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么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
強調“生命三角”可能帶來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原本你指望用來支撐“三角”的支撐物很快就倒下了。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動臺進行的地震模擬實驗中,佩特博士就看到一臺巨大的冰箱劃過整間房屋,在翻了幾個跟斗之后將實驗中的“兒童”擠扁。同樣,你或許從網上看到地震過后汽車旁形成“生命三角”的照片,也許覺得沉重的汽車會一直呆在原地。可實際上,汽車在地震中很容易被掀起來甚至翻倒,但你頭上卻未必有危險的高架路面。
地震記住伏地、遮擋、手抓牢
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告誡人們,地震時要趕緊鉆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心理準備,美國地震局和紅十字會將之歸納為避震口訣:伏地、遮擋、手抓牢。這個口訣教導大家,在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鉆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捂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Lopes博士反復強調,加州對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顯示,地震中傷人最多并非倒塌的屋頂,卻是四處亂飛的家什和碎玻璃,地震口訣正是針對此項。
值得一提的是,庫普在宣傳其“生命三角救生法”時,指責“伏地、遮擋、手抓牢”的口訣是“殺人的方法”。他的觀點建立在極端設定的基礎上:1、在地震中房屋必定倒塌;2、房屋的倒塌必定導致里面的家具完全被砸碎。不過,不是每棟建筑都會在地震中倒塌,也不是每一場造成傷亡的地震都會導致房屋的嚴重倒塌。但幾乎所有會造成人員傷亡的地震中,都肯定會出現家什、碎玻璃亂飛的情況。它們帶來的傷害常常是致命的。
即便是發生了房屋倒塌這樣的嚴重情況,“伏地、遮擋、手抓牢”同樣是有意義的。地震救援專家發現即使房屋倒塌了,桌子之類的家具也常常能為人們提供保護。而隨抗震減災工作的開展,“中國近年修建的七層以下居民樓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的磚混結構,更高的則采取框架結構,也是現澆的,這些房屋的屋頂不會掉下來。”“伏地、遮擋、手抓牢”口決在這種情況下會更加有效。
相關鏈接:
中國的房頂不會塌
房子塌下來時是不是該賭一把“生命三角”?Petal博士說,10年前土耳其地震有3%的房頂整個拍下來,一般按照標準興建的房子在大多數地震中也不會塌,不能為了提防小概率事件而將人們置于另一種更大的風險之中。不管"伏地、遮擋、手抓牢"還是其它種種抗震掩護對策,防的都是屋里四處亂飛的物件。”土耳其的房頂巨大多數不會塌,中國建筑的房頂會不會塌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四川退休市政工程人員說:“中國近年修建的七層以下居民樓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的磚混結構,更高的則采取框架結構,也是現澆的,這些房屋的屋頂不會掉下來。”
如何安全渡過地震
當地震還在持續時,將你的活動范圍限制在周圍某個安全地點幾步以內;在晃動停止、確認安全后再離開室內。
如果地震時你在室內:蹲下,尋找掩護,抓牢 ——利用寫字臺、桌子或者長凳下的空間,或者身子緊貼內部承重墻作為掩護,然后雙手抓牢固定物體。如果附近沒有寫字臺或桌子,用雙臂護住頭部、臉部,蹲伏在房間的角落。遠離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墻、門窗、以及其他可能墜落的物體,例如燈具和家具。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在床上:請待在那里不要動。抓緊枕頭保護住你的頭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墜落的重型燈具,請轉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帶。在晃動停止并確認戶外安全后,方可離開房間。地震中的大多數傷亡,是在人們進出建筑物時被墜物擊中造成的。要意識到可能會斷電,火警以及自動噴淋裝置可能會啟動。切勿使用電梯逃生。
如果你被困在廢墟下:不要點火柴。不要向周圍移動,避免揚起灰塵。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擊管道或墻壁以便讓救援人員發現你。可能的話,請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不奏效的情況下再選擇呼喊——因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塵。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