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發展迅速,風險無處不在,保險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規避風險的工具。十年間,全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18.7%,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保險業在國內外金融保險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金融保險你了解多少?
金融保險業是指經營金融、保險的業務。
保險從起源開始,就是為了分攤風險,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方式。人的保險意識雖然受到文化、經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人的風險意識。我們國家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而高速度的發展必然意味著更多的風險因素。尤其是公費醫療制度改革,城市居民普遍對改革后可能加重家庭經濟負擔、醫療費沒有保障等問題表現出極大的關注。特別是子女教育、失業保障、養老、長期護理等支出上升,使市民的保險意識被較充分地激發了出來。
事實上,一方面,人們的風險、保險意識不斷增強,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濟水平進一步發展與人們財富積累的加速,以及銀行利率的下調,閑置貨幣和銀行存款擁有者對財富的升值問題越來越重視。因而人們更加青睞一種能兼具保障、儲蓄、投資功能,并且能有效防止通貨膨脹侵蝕的新型金融產品。但現實中的人們面對風險往往采取了儲蓄、國債買賣、外匯寶交易、證券投資等緩沖方式來分散風險,也就是說,處于萌芽狀態中的保險意識往往在成長過程中就轉而化為其他金融產品需求,而不是保險需求了。
這就告訴我們,在金融市場產品不斷創新的今天,要讓保險意識轉化為保險需求,保險業就必須參與到整個金融市場的競爭中去,以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而且壽險產品與貨幣市場上由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的共同基金、定期存單和其他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是建立在稅后基礎上的,保險合同的各種費用水平比較合理,因而在風險保障與投資方面應該更具競爭力。作為社會風險管理的重要行業,對于公眾保險意識的現狀,保險業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金融保險股治理水平居首
25日發布的“2012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顯示,近十年來,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整體呈上升態勢,從2003年的48.96提高到2012年的60.60。
分類別看,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還呈現幾個特點。如:從控股股東性質分析,繼2011年之后,2012年民營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再次超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行業分類表明,金融、保險業的公司治理指數位居第一。
銀行業:目前中國銀行業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11 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眾多的城市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以及已經進入或準備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此外,還有政策性銀行在特定的領域內發揮其職能。2007年以后,我國金融業完全對外開放,外資銀行與國內銀行競爭不可避免,改革和發展必然給更多有才華的年輕人帶來施展拳腳的機會。
證券業:證券業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協會及金融機構組成。我國證券行業采取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想在證券業工作必須有從業證和執業證。
保險業:主要職種有:壽險經紀人、保險業務員、核保人員、理賠人員、產權調查人員、壽險精算師、保險代理人。
基金業:我們通常所說的基金指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資產,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
信托業:在《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之后,眾多境外金融機構和戰略投資者對中國信托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稱其為“蒙塵的珍珠”。據麥肯錫公司分析,目前我國受托管理資產規模大概1.2萬億元,未來十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到2020年,受托資產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
資產管理業: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合資、合作等改制中的資產流動業務,以及企業的合并、重組、資產出售、轉讓、抵押等資本經營管理業務日益頻繁,高素質的資產評估人員和資產經營管理人員需求日益增多。
保險與金融都依賴于風險匯聚和風險轉移,兩者相互聯系,相互融合,形成金融保險這一概念。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