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養老金話題備受關注。養老金體系猶如一個金字塔,塔底是基礎養老保險,中部是企業年金,塔尖是商業保險。那么,究竟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及商業保險稅如何繳呢?有何不同呢?
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強制建立和實施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須依法繳納養老保險。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制度全覆蓋。根據規定,企業職工按照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企業則按工資的20%給每個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按照我國現行稅法,個人繳納的基礎養老保險,可在個稅計算工資、薪金所得時稅前扣除,企業繳納的部分也可在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時候稅前扣除。
企業年金是企業和職工根據自身經濟實力自愿建立的旨在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企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都由企業繳費和個人繳費兩部分組成。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09年對企業年金計征個稅的明確,企業年金的個人繳費部分,不得在個人當月工資、薪金計算個稅時扣除。因此企業年金中個人繳費部分要繳稅。對于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部分也有特別的規定,要與個人當月的工資、薪金分開,單獨視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扣除任何費用計算應繳稅款,這是一種較為優惠的計算方法。
企業年金與商業保險都是國家規定的強制實施的基本養老金之外的補充保險,但計算方法不同。商業保險個人繳費和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部分都需全額并入當月個人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繳納個稅。
從我國來看,假如企業不實行企業年金而是為職工辦理商業保險,同樣的應稅金額則算法不同,企業年金比商業保險繳稅會低些。
目前,我國正在推動“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允許企業年金、商業保險等投保人在個稅前列支保費,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稅。這一制度可降低投保人當期稅務負擔,推動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立,在許多國家已發展得相當普遍。
不少市民購買以為商業保險稅不用交,昨日廣州市地稅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超過國家有關規定的繳存部分的保險,也應當繳稅。
近日,廣州南沙開發區地稅局在對某外籍公司進行稅務檢查時發現,該公司為員工購買的商業性醫療、意外保險,并未按照稅法規定計繳個人所得稅,后經稅務人員輔導,該公司補繳個人所得稅9萬余元。
南沙地稅局有關人士表示,在對轄區外籍企業的檢查中發現,企業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而漏繳商業保險稅的情形比較普遍。由于對稅法理解存在偏差,一些企業認為:公司為職工購買醫療保險,是解決職工看病就醫困難,是為政府排憂解難,員工只有在生病就醫時才享受這種福利。
根據商業保險稅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付的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薪收入,免予征收個人所得稅。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繳存的部分,應并入其當期工薪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企業或單位為職工繳納的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其中屬于按規定由單位繳納的部分,不計入職工個人當期工薪收入;由職工個人繳納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企業為職工個人購買的補充養老保險、儲蓄性養老保險等各類商業性保險(包括商業醫療保險),保險費支出應并入職工個人購買保險當月工薪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稅款由企業代扣代繳。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