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首家民營保險公司開張到現在已經有9個年頭,民營保險公司打破了保險業原有的壟斷格局,今年第二季度保監會印發的《中國保監會關于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極大的鼓勵了民營資本的發展,民營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雖小,但同時其也擁有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有理由期待民營保險公司在中國保險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保險市場經過3年的入世過渡期,基本實現了全面開放。按理說,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就將開通。民營資本進入保險業、甚至金融業已有沒有任何法律限制,國家也持鼓勵態度。但是,實際情況是,民營資本在進入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服務業時,依然會遭遇我們通常所說的“玻璃門”和“彈簧門”。
中國大陸第一家民營保險公司是民生人壽保險公司,經過8年的籌備、申辦和審批,2003年4月初民生人壽終于開業了。民生人壽的股東包括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泛海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匯仁集團、山西海鑫鋼鐵有限公司、東方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和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眾多赫赫有名的民營企業。
從此,為了打破國有保險公司的壟斷,民營企業紛紛走“險”路、過難關,開始大舉進軍保險業。繼開放證券、銀行領域之后,另一個金融的重要領域——保險業也成為民間資本逐鹿的戰場。
然而,目前來看,民營保險公司在保險市場的處境不容樂觀,在市場份額被幾家大型國有保險公司牢牢占據后,民營保險公司僅能從中獲得可憐的一小杯羹。
根據萬得資訊數據統計,國內34家中資壽險公司上半年保費收入共計5395.6億元。保費收入前10家公司(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人保、泰康、太平人壽、生命人壽、陽光人壽、國壽存續)保費收入共計5038.2億元,占市場份額93.38%。而5家民營壽險公司(民生人壽、合眾人壽、正德人壽、信泰人壽、國華人壽)保費收入只有153.37億元,市場份額僅占到2.84%。
國內36家中資財險公司上半年累計保費收入共計2417.8億元。保費收入前十的公司(人保股份、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中華聯合、大地財產、國壽財產、陽光財產、天安、出口信用保險、安邦保險)均為國有企業控股。這10家財險公司上半年累計保費收入達2097.6億元,占36家公司全部市場份額的86.76%。其他民營保險公司和民營資本占股的保險公司所占市場份額不足10%。
無論是從壽險還是財險的市場情況來看,民營公司雖然都在積極介入,但所占市場份額極小。背景強大的國有保險公司的市場地位難以撼動,于是,民營資本開始轉變進入保險行業的方式,邀請勢力雄厚的國企“入伙”或參股國有保險公司。比如,浙商保險、中安保險、信安保險、中原保險、安康保險、中融保險、人和大眾保險、德康保險等都有政府或大型國企的身影。
新設立的復星保德信的模式就是民營資本借力外資力量滲入保險行業,這是打破國企壟斷,落實“非公經濟36條”的大膽嘗試,具有非常好的帶頭和示范效應。同時,外資保險公司進入我國保險市場的“鯰魚效應”,將有助于提高我國保險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的外資保險公司有著先進的保險技術、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完善的服務體系,這對于加快保險機構公司股權化改革、完善我國保險市場結構、滿足國內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提高中資保險公司的服務水平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外資保險公司進入國內市場,加速了保險市場的全球化,客觀上推動了國內保險公司更加積極地“走出去”,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競爭,有利于中資保險機構不斷發展壯大。
今年兩會期間,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就曾呼吁:“國務院鼓勵非公經濟發展的36條意見以及上海的38條意見均要求對非公有制資本實行"非禁即入",即只要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止非公有資本進入的行業,非公有資本都可以進入,這些行業包括某些壟斷行業、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社會事業領域、金融服務業等。但實際上,部分領域的開放還是非常有限,大量"玻璃門"依舊存在,(非公企業)一頭撞上去,還是發現有門檻和障礙。”盡快除掉非公經濟發展的“玻璃門”和“彈簧門”,才是解決民營企業生存困境的根本途徑,才能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巨大作用。
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梁信軍也說:“民營企業要做強,不要等政策,反而要超前于市場,更應該尋找與國企和跨國企業的合作機會,在合作中成長。”這就是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的魄力、膽識和智慧。
今年6月份,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保監會關于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實施意見》從五大方面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保險領域、支持民營保險企業發展。
一、 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入保險領域
民營資本通過發起設立、受讓股權、認購新股等多種方式投資保險公司,促進保險公司的資本多元化和股權多樣化。對于符合條件的民營股東,在堅持戰略投資、優化治理結構、避免同業競爭、維護穩健發展的原則下,單一持股比例可以適當放寬至20%以上。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養老、健康、責任、汽車、農業和信用等專業保險公司。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相互保險組織、自保公司等試點,豐富市場主體組織形式。
支持民間資本投資設立保險代理、經紀、公估機構,不斷完善保險中介市場格局。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投資設立大型保險代理公司,穩步提高承接保險銷售職能的能力,為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更廣闊的平臺。積極推動具有主營業務優勢的民營企業設立和發展專屬保險代理機構和保險銷售公司,促進保險中介業務的專業化、規模化、規范化發展。
協調有關部門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投向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區保險市場。支持民間資本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控制風險的原則,參與保險改革試驗區建設,鼓勵在改革創新的重點領域先行先試,發揮試驗區示范帶動效應。
二、 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行業基礎建設
民營保險企業加大與保險機構的合作力度,進一步提升保險機構在保險電子商務、信息系統建設、數據庫建設等方面的水平。支持民營IT企業加強與保險監管部門的合作,不斷優化監管信息數據庫,完善信息系統,提高監管工作效率。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行業信息安全基礎設施項默完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升保險機構信息安全綜合防范能力。
發揮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的優勢,為保險機構和保險監管部門提供數據維護、軟件開發、翻譯、咨詢等專業化的外包服務。不斷完善采購制度,引導行業在采購外包服務時,給予民營企業同等待遇。
三、 大力支持民營保險企業發展
鼓勵民營保險企業基于客戶多元化的保險需求,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在產品、渠道、服務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
進一步了解保險業的發展特點和經營規律,為民營保險企業的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本支持。鼓勵實力雄厚、信譽良好、具有持續出資能力的企業參與投資民營保險企業。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保險公司發行債券或上市融資,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資本補充機制。
鼓勵民營保險企業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公司,提高資金運用專業化水平。鼓勵民營保險企業在安全穩健的原則下,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多種類配置資產,提高投資收益。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簡化審批程序,支持民營保險企業拓寬投資渠道,提升資產管理能力。
四、 為民間投資健康發展提供優質保險服務
支持保險機構根據民營企業性質進行客戶細分,有針對性地為民營企業提供差異化的保險服務。鼓勵保險機構不斷完善承保和理賠流程,精簡操作環節,提高服務效率,更好地滿足民營企業的保險需求。創新服務手段,大力發展保險電子商務,提高保險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五、 建立和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加強組織和協調。中國保監會各部門、各派出機構要加強政策研粳繼續出臺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配套措施,進一步消除障礙,創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環境。各保險機構要充分認識民間資本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創新手段,完善機制,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入民間資本,發揮民間資本的積極作用。各級保險行業協會要加強與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機構的協調配合,形成保險行業共同推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合力。
保險監管部門要通過多種媒體和官方網站進行政策發布,分步驟、有計劃地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以便民營企業準確了解政策導向。保險機構要對引入民間資本的重大成果進行宣傳,樹立民營企業的良好形象,進一步營造有利于民間投資的良好社會環境。
保險監管部門和保險機構要確定支持民間投資的聯系工作部門,積極為民間投資提供服務,形成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要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反饋機制,便于民營企業及時反饋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切實解決好民營企業的實際困難,確保鼓勵和支持民間投資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根據中國保監會的統計,2003年中國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為3010.8億元,經歷多年的高速增長后,2010年達到1.06萬億元。但是,只有3億人口的美國,擁有人壽保險公司1200多家,從業人員7萬多,壽險保費收入接近2萬億美元。而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只有34家中資壽險公司,截至2010年末,中國的壽險深度僅為2.67%,壽險密度僅為794元/人,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目前發達國家的壽險深度為12%,壽險密度為1500美元左右,我國壽險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
民營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雖小,但同時其也擁有強勁的增長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壽險為例,我國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近10年復合增長率近30%,未來幾年或將保持10%-15%的年增速,保險業將維持快速增長。
如果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不能占據較大比重,我們就還不算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同樣,如果民營保險公司在我國保險市場中不能占據較大比重,我們也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在“非公經濟36條”頒布6年、“新36條”頒布1年后,中國民營企業家依然任重道遠。
千難萬“險”只等閑,無限風光在“險”峰。我們有理由期待民營保險公司在中國保險市場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