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市長王安順參加了朝陽代表團的全團會議,會上他強調了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性,以及北京治污面臨的巨大壓力。北京已與中央簽訂責任書,承諾到2017實現大氣污染得到改善。在市政協舉行的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會上,王安順表示,為了到2017年能夠天藍、水清、地綠,投資一萬億元是值得的。
昨天上午,《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提交大會審議。王安順評價它的意義“非同一般”。“空氣污染是個最大的民生問題。”王安順說,近兩年,老百姓對污染的危害深有感觸,空氣污染、水污染甚至陽光都因為此而不再明亮,解決好污染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既是國內問題也是國際問題。
王安順說,從中央到人民群眾都高度重視大氣污染問題,民眾迫切期待改善空氣質量。去年9月,國務院專門出臺治理大氣污染的條例,他代表北京與中央簽訂責任狀,立下壯士斷腕的決心。“也是生死狀,因為中央領導說,2017年實現不了空氣治理就‘提頭來見’。既是玩笑話,也說明了這句話的分量很重。”聽到這句話,在場的不少代表禁不住笑了。
王安順提到,朝陽區是大區,面積大、人口多,gdp和財政收入在全市的比重分別在20%以上。對于落實大氣污染條例的內容,朝陽區政府和人民都擔負重要責任。他表示,根據大氣污染治理條例的要求,政府和人民都是主體,但政府是第一主體。他叮囑坐在一側的朝陽區委書記程連元和區長吳桂英一定要細化落實。“我跟中央簽訂了責任狀,對不起,連元和桂英,我是代表你們去的,這次不是說就我一個人承擔,是屬地負責。”眾代表紛紛被王市長的幽默逗笑。
今年秋天,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北京召開。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將面臨向奧運會期間一樣的考驗。王安順說:“領導見了面就反復問一件事:今年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你能不能保證空氣質量沒問題?我說能。”王安順說到這兒,底下的代表們又笑起來。“你不能也得能啊。”王安順說,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為了進行大氣治理曾作出多項努力,甚至周邊省市為奧運會也做出了貢獻。
‘像游泳一樣,把頭埋在水里拼命往前游,偶爾出來換一口氣是為了游得更遠、堅持的時間更長。所以北京經濟的換擋期是需要的,把經濟的速度降下來一點,留點空間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市政協舉行的經濟發展專題座談會上,王安順表示,雖然北京經濟發展的增速在全國排名不靠前,但我們要回歸提升質量、可持續發展。7.6%左右是適合北京現階段發展速度要求的。一方面北京經濟總量大了,2012年北京將近1.8萬億的gdp總量,另一方面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要留有空間和余地。
PM2.5來源廣泛,成因復雜,危害嚴重,治理困難。據研究分析,PM2.5的大約50%來自燃煤、機動車、揚塵、生物質燃燒等直接排放的一次細顆粒物;約50%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氣態污染物,經過復雜化學反應在大氣中形成的二次細顆粒物。以京津冀都市經濟圈為例,PM2.5來源中燃煤占30%,工業源占25%,機動車占18%,揚塵占17%,生活源占10%。以上海為例,工業源占36%,機動車、船、飛機占25%,揚塵占10%,生活源占5%,秸稈燃燒、化肥使用和畜禽養殖占4%,此外還有20%是從周邊地區輸送而來的。
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看出,PM2.5的污染主要來自人類活動,尤其是工業和機動車。研究人員發現,上海空氣污染的顆粒中,可溶性離子在顆粒物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硫酸銨、硝酸鈣、氯化鈣和硫酸,離子濃度在冬天和春天最高。而且上海顆粒物中的硝酸鹽對硫酸鹽的比值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最高。
莊國順教授說:“這說明交通污染已經越來越成為上海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除了機動車本身排放的PM2.5顆粒物增加以外,交通擁堵更使這一現象進入了惡性循環。因為在交通擁堵的情況下,發動機不能使汽油完全燃燒,所以顆粒物和黑炭的排放量往往會達到汽車正常行駛時排放量的4~6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過去十年我國快步進入了私家車時代。縱觀各國人均GDP增長與污染發展的趨勢,可知霧霾問題大多在1000美元開始凸顯,在3000美元左右集中爆發,并引起社會關注和治理。這種爆發和治理會持續到1萬美元左右。等到3萬美元左右階段,傳統的大氣污染基本得到遏制,進入一個更新更高層次的治理階段。那么,我國能否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走他們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呢?
治理PM2.5,人人有責。霧霾天氣來臨時,大家都會抱怨政府和企業沒有搞好環保,污染治理不當,但很多人“打瓶醬油也開車”,節約用電更不談,這些行為都會導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每個人因此也成為環境的加害者。面對空氣污染,抱怨、急躁是沒有用的,我們每個人的點滴行為都關乎環境質量的好壞,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環保的生活理念。少開一天車,少用一度電??這些小小的努力匯聚起來,將節省多少資源,減排多少PM2.5?
降低PM2.5,還要求我們盡快改變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目前我國煤炭總產量的大約一半被用于火力發電,煤炭也是北方地區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煤炭消費是造成我國大氣污染的最主要排放源。為此,大力發展水電、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并對煤炭進行清潔高效利用,是控制PM2.5排放、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必經之路。
大氣污染集中爆發是特定發展階段的產物,我們當前需要一手抓污染治理,一手抓經濟發展,實現兩者的平衡和協調。不能因為要發展就不治理了,也不能因為要治理就放棄發展,因為污染問題的最終解決有賴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能級提升。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