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發達國家,信托是比銀行還發達的金融機構,而在中國,信托遠遠落后于銀行。信托理財產品可靠嗎?5大特點徹底認清信托!
一,信托理財產品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自2001年《信托法》成立以來至今,信托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托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托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百度搜下,看看哪個信托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托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二,從信托理財產品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信托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換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托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托也一樣。
三、從信托理財產品收益的分配來看
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里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四、從信托理財產品發行看
現在銀行已經很少公開賣信托產品了,至少筆者接觸到的銀行是這樣的。因為這樣客戶就會知道信托這種低風險高收益的產品,銀行肯定不愿意;所以除非客戶主動要求,否則銀行很少主動推銷信托,即使客戶問起來,銀行代銷的信托產品收益率也大大低于信托公司直銷的?銀行美其名曰是產品經過銀行的篩選風險更低,但仔細一看,不僅收益率低于信托公司直銷的,而且基本是小信托公司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利益分配。小信托公司收費便宜,通常僅僅是法律意義上的通道而已,這樣利差比較大,品牌好的信托公司銀行不愿代銷。
五,從全球信托理財產品發展趨勢看
這些年我國信托迅速崛起,自2008年起資產管理規模以每年1萬億遞增,自2012年12月已達6.92萬億管,資產千萬以上的富翁40%以上已經選擇買信托產品。
在西方發達國家,比如歐美/日本等國,信托理財產品業遠比銀行業發達。信托資產對GDP的占比超過了100%,在在中國,即使如今信托業風光無限,這一占比也不過才10%左右而已。信托業遠遠沒有發揮出它應該發揮的社會作用。如果以發達國家為標桿,信托理財產品規模還是太小了。
如何通過理財規劃師教材做好考前復習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