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知何時到來的風險,應及時為自己配置保險,以轉嫁壓力。我國很多
保險公司都推出了性價比極高的重疾險,囊括了100多種重疾病癥。不同年齡人群易患的疾病不同,所以重疾險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么我們怎么買重疾險?到底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終身還是定期?
比對市面上大部分產品,
終身重疾險比定期重疾險的價格高出不少。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買定期的保額可能到50萬,而終身的保額可能僅10萬元。
在中國,一個家庭的發家史也可能是買房史,房地產給我們的經驗是通過高杠桿以小博大。保險亦是如此,通過較低的保費來獲取較高的保額才是購買重疾險的核心。以當下的消費水平來看,若干年后定期重疾險的50萬保額都未必夠用,更別說保終身的10萬保額了。
二、消費型還是返還型?
返還型重疾險最大的優點是保費可以返還,還可以增加保費來提高保額,但保費相對來說較高。消費型的保費比較便宜,杠桿高,
投保靈活,合約到期后沒病則不賠錢。
返還型因為帶有儲蓄性質,所以保額相同的情況下,保費要比消費型貴出不少。稍微懂點
投資理財的人都會避免選擇返還型重疾險,因為犧牲保費or保額得到的固定收益太低了。
三、單次賠付還是多次賠付?
我們已經了解了癌癥的發病率是隨年齡提高的,癌癥類型復雜時有復發,所以單次賠付重疾險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們的保障需求,而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多次賠付型同樣也有著需要“三思而后行”的理由:
1、重癥疾病分組情況。
一般同組類型的的疾病只能賠付一次,所以重疾分組是否合理會很大程度影響產品的選擇。
市面上產品分組情況不盡相同,一般認為合理分組>多分組>瞎分組,癌癥獨立一組是最優的。
2、關注被保人年齡。
選購多次賠付型重疾險,被保人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不同年齡的人面對的病癥類型不同,比如幼兒有著白血病高發的風險,成年人容易罹患癌癥、老年人則面臨心血管和癌癥等多種疾病的威脅。在為幼兒選購時,需要額外關注是否有將少兒特定疾病單獨分列出來。在為成人選購時,則需要關注是否有將男女特定疾病區分列出。
3、多次賠付的間隔時間。
為什么說這個多次賠付間隔很重要呢?就拿癌癥來說,癌癥是復發轉移概率最高的一種疾病。病人經過手術、長期的放療化療后身體損傷很大、免疫力低下,此時在身體內殘存、潛伏的腫瘤細胞特別容易死灰復燃,引起復發轉移。腫瘤患者治療結束出院后的1~3年內正是復發、轉移的高危期。所以時間間隔越短,實用性也就越高。如果間隔期過長,就有可能無法達到多次賠付的應有效果了。
提前預防,積極治療。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病癥在形成初期都不會有較為明顯的表現。很多發燒發熱頭昏腦脹都被認為是暫時性的勞累過度,往往“扛不住”了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大病上身。而此時有可能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和方案,為時已晚。
預防永遠優于保障,良好生活作息,定期體檢,維持健康的意義遠大于一份百萬保單。保險只是保障,而身體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