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記著統計,今年1月1日至1月6日17時,有34家險企和74家保險中介(保險代理、保險經紀等)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更新了互聯網產品信息。
伴隨著互聯網新規的落實,今年互聯網保險的綜合保費出現大幅度下滑。預計新規的實施將會減少50%的保費收入。
據悉,此前多年,萬能險、分紅險、投連險等產品在互聯網渠道的保費占比較大,在2020年互聯網人身險的2111億元保費中,約有42%的保費出自以上險種。
這次新規從產品范圍、經營門檻、費用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規范,對整個保險行業有著深遠的影響。
從經營門檻看,不同險企可經營的產品范圍不同。據了解,約有75%的人身險公司可營業互聯網人身險,但可以在互聯網銷售十年期及以上普通型人壽和年金產品的公司僅有20家左右。
新規要求,互聯網人身保險產品范圍限于意外險、健康險(除護理險)、定期壽險、以及十年期以上年金險和壽險(除定期壽險)產品。因此,從產品范圍來看,此前熱銷的萬能險、分紅險、投連險后續都將無法在線上銷售。
基于上述諸多領域的調整,2022年,大量險企推出了符合新規的互聯網保險產品。
2016年-2020年,互聯網人身險業務的產品結構已發生了顯著變化。
因百萬醫療險和一些“網紅重疾險”受到市場追捧。健康險業務由2016年的2%增加到2020年的18%。有升就有降。2020年人壽保險業務下降至56%。
因此,新規的實施也是對互聯網保險保費份額的一次洗牌,未來互聯網人身險產品結構將變得更為均衡。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