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市內還是高速路上,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盡管新交規如此的嚴厲,仍然有以身試法的人存在,肇事者逃逸依然逍遙法外。那么,交通事故中肇事者逃逸,該如何保障受害人權益呢?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交通事故逃逸處理小知識,請仔細閱讀。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要立即停車,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執勤民警,聽候處理;過往車輛駕駛人員和行人也應予以協助。
出了交通事故后,司機有責任主動保護現場,在民警沒有到達現場前,遇移動事故受傷者送醫院搶救時,要對傷者的躺臥位置和姿態設置標志。總之,凡有必要移動現場任何有關事故的物品,包括人、車、散落物品等,都應標明原始位置的標記。如遇下雨、刮風等天氣,應就地取材,用塑料布、席子等物將痕跡蓋起來保護好。切勿不作任何標記就擅自將事故車開動駛離事故現場,送傷者去醫院。
肇事司機駕車逃跑怎么辦?交通事故受傷者或目擊者,在發生事故后,首先應記下肇事車輛的車牌號碼及肇事車輛的外部特征,立即報警。遇肇事司機駕車逃跑,應注意保護原始現場,保全物證,及時報警。對肇事逃逸者,一旦被公安機關抓獲,將予以吊銷駕駛證從嚴處罰。對舉報肇事逃跑的有功人員,公安機關將給予表彰獎勵。
肇事當事人怎樣自我保護?事故發生后,在公安人員沒有到達之前,肇事司機除了打電話報警外,應設法叫單位同事或親友前來協助。除公安機關外,任何單位、任何人都無權扣押肇事車輛以及各種證件。公安機關暫扣車輛及證件時,應給當事人開據暫扣憑證。暫扣憑證應有執行機關及執行民警的印章。
交通事故處罰規則
在監定的同時應當先分清事故的責任。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 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認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損害賠償重。按《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賠償費用少則幾千塊,多則上萬元甚至于幾十萬元,如肇事車輛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發生交通事故后,賠償時,保險公司有先予支付的義務。但如果肇事車輛逃逸,按《保險合同》約定,保險公司就不再承擔保險責任,車主要承擔全部的賠償費。
行政處罰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機,不論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事責任重。根據《刑法》第133條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肇事后逃逸的,屬法定的加重情節,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傷者沒有死亡,機動車駕駛員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將撞傷者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傷者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嚴重殘廢的,則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按《刑法》規定,將會受到更加嚴厲的處罰。此外,法律還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車人指使肇事司機逃逸,致使傷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員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