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在購買醫療保險后會得到一張醫保卡,針對于這張醫保卡很多人疑問,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那什么是醫保卡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社保卡,總稱社會保障卡,是記錄社保相關信息的集成電路卡。由于社保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對社保卡的了解也很必要,下面將詳細為您介紹社保卡。
社會保障卡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從這一名稱的含義上講,發放的對象是政府有關部門實施社會保障的人群;從其內容上講,可以涉及有關個人社會保障的方方面面,既包括社會保險,也包括就業服務,一些地區的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管理需要,還將更多的社會管理事務也放入其中;從其涉及的地域上講,這是全國范圍內可以使用的IC卡,可以適應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和社會保障系統聯網的需要,適應人員流動的需求。
新"社保卡"印有持卡人個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有效期限、頭像。
與老"醫保卡"不同,社保卡具備四大功能:憑證功能,持卡人憑卡辦理個人勞動保障事務,同時支持持卡就醫待遇結算等;記錄功能,記錄持卡人勞動保障信息和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信息、職業資格和技能、就業經歷、工傷以及職業病傷殘程度等信息;金融功能,為持卡人提供銀行借記卡金融功能,并通過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完成社會保險和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的各項待遇支付;查詢功能,持卡人可在鎮、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查詢個人勞動保障和社會保險的專業信息。
使用之前不必非"激活"
社會保障卡在未辦理金融功能激活的情況下不會影響持卡人看病就醫,但由于社會保障卡具有銀行卡的金融功能,為保障資金安全,需要及時到服務銀行激活其金融功能并重置密碼。目前,社會保障卡的激活除中國銀行的社保卡可以在全國激活外,其他合作銀行的社保卡只能在本市社保卡服務銀行營業網點辦理。如社保卡在辦理激活手續前丟失,銀行可為持卡人辦理掛失手續。失主本人持身份證到社保卡的服務銀行辦理掛失即可。
更換期間使用臨時卡能"救急"
醫療保險新增參保人員發卡以及醫保卡丟失、損壞后補換卡,全部都改為申領新"社保卡"。在辦理更換期間,如果有人急需使用,社保部門將采取"臨時卡"的辦法,在正式卡還沒有制作完畢前,"臨時卡"通過識別持卡人的合法身份,支持持卡人應急就醫、購藥,進行醫療保險費用結算。
遇鎖卡、信息錯誤、消磁等情況要鎮定
社保卡在醫院就醫時不需要輸入密碼,但是由于誤操作輸入密碼過多鎖死,應到鎮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解卡;社保卡卡面頭像與本人不一致或住院、看病刷卡時提示信息與持卡人實際信息不符,需先到申領地鎮、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更正錯誤信息,再重新申領辦卡;社保卡消磁的,需掛失后重新補辦。
凡在本市參加社會保險的外來務工人員或在本市參保,退休后戶籍遷出天津市的人員,可以按正常申領程序到企業坐落地或本人居住地鎮、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申領社保卡。若鎮、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查無申領人信息,則需要申領人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及一張電子版免冠照片到天津市勞動保障行政事務服務大廳(和平區西康路2號)辦理申領手續。
社保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參保人需要對其有全面了解以維護自身權益。
當持卡人員在發現社保卡丟失后,可選擇以下三種方式進行預掛失:撥打社保卡服務熱線“96102”(24小時服務)預掛失;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證或戶口簿到社保卡服務網點辦理書面預掛失;也可在社保卡服務網點及定點醫療機構設置的自助終端機上自行辦理預掛失。預掛失有效期為10天,超過后自動解掛。
持卡人確認社保卡丟失后,須持本人身份證到社保卡服務網點正式掛失,同時辦理補卡手續。15個工作日后,本人持身份證和《領卡證明》到社保卡服務網點領取新卡。如果在預掛失有效期內找回社會保障卡,急需看病就醫的,可持本人身份證到社會保障卡服務網點辦理撤銷預掛失手續。
對申請補(換)卡的人員,由社保卡服務網點為其簽發《領卡證明》。該證明除作為領取新社保卡的憑證外,在標注的期限內,申請補(換)卡的人員,可憑此證明在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醫療費用由個人現金墊付,符合醫療保險門(急)診和住院報銷范圍的可手工報銷。
市社保中心提示,參保人員在辦理補卡手續后,應告知參保單位,由參保單位持參保人員的醫保手冊和一張照片,到區縣社保中心為參保人員重新打印醫保手冊中的就診信息表。而醫保手冊丟失補領的,也需要參保單位攜參保人員的社保卡,到區縣社保中心為其同步更新社保卡的卡內信息,以確保社保卡的正常使用。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