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開幕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根據財聯社記者梳理,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共計14次提到保險,而在去年僅提到5次,除強調保險保障功能外,第三支柱養老、長護險制度試點成為報告熱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保險的內容主要包括: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實現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推動進出口穩定發展、加強對中小外貿企業信貸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優化承保和理賠條件、深化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
多位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因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目前尚有多項政策待完善,因此對其發展持謹慎樂觀態度。
對于兩會提到的長護險制度試點,一位參與長護險試點研究的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目前長護險試點還沒有擴大計劃,主要落實此前14個城市長護險試點建設,目前各地要出臺老年人失能鑒定標準、保險公司經辦服務資質等配套文件。
規范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
“今天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問題的提法并不如我們想象的樂觀,需要規范發展。”一位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如是提醒財聯社記者。
政府工作報告在2021年的重點工作中提及了“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而此前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兩會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提出,將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服務。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朱俊生指出,“在第19屆五中全會就提出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這個問題,它主要指保險業部分主體過去發展一些期限相對較短、主要偏重于短期理財的產品,雖然其也叫養老保障產品,但是和養老金長期儲蓄的概念不完全符合,所以政策對這部分產品的形態會予以一些規范和清理,在這個基礎上更多去發揮保險長期儲蓄功能,繼而發展第三支柱養老金。”
“我個人對于第三支柱養老的發展也謹慎樂觀,因為其發展需要各方面條件的支持,涉及到不同部委之間的協調,包括財政部、稅務部、人社部、銀保監會等,而各種政策之間的協調也非常重要,比如稅收優惠政策目前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監管對險企投資范圍可進一步拓寬,讓其能夠跨經濟周期來獲取比較高和穩定的收益等。如果這些條件不完全具備,那么養老金市場就難以撬動,個人養老金發展也會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快發展。”朱俊生如是說。
同時其提到,“可以讓多種市場主體參與第三支柱養老發展,不光是保險業,也包括基金、銀行等多主體,讓其在同一個規則之下競爭,以此來推動整個市場發展。”
上述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坦言:“第三支柱養老發展國家已經提了很多年,雖然國家政策也一直支持,但一直發展不起來,保險業自己也應該認真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在其建議和提案中也均提及要推動第三支柱養老建設,其最為關注的問題包括:擴大養老金和企業年金投資范圍;進一步發揮稅收政策作用,推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發展;探索建立養老金第三支柱專屬賬戶等。
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同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保險的另一大焦點為“長護險”。在談及要“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時,報告提出要“繼續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政策,促進醫養康養相結合,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一位參與長護險試點研究的專家指出:“目前還沒有長護險試點擴大計劃,主要是落實14個城市長護險試點建設。”
“目前各地主要需要出臺相關配套文件。以天津為例,其出臺了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指導意見,未來要配套落實一些輔助性的文件,比如關于老年人的失能鑒定標準、保險公司經辦服務資質、護理機構如何確認、護理人員如何培訓等,這些內容都需要通過配套文件的方式落地。”上述長護險試點研究專家表示。
“長護險肯定要發展,但是也要看每個省的經濟實力,目前長護險籌資渠道有問題,企業方面壓力很大。”上述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如是說。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學系教授、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曾在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長護險籌資途徑主要有兩個,財政投入和增加征繳,目前這兩個方向壓力都很大。”
“長護險相當于在社保五險的基礎之上增加第六險,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只能從醫保基金中先劃撥一些做起來。”朱銘來教授認為,“但這不是一個可持續模式,可持續模式一定是要單獨征繳、單獨核算,這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增加長護險征繳相當于增加企業負擔。如果在醫療保險的保障內容中增加長護險,相當于增加財政負擔,因為醫療保險主要靠財政補貼,現在經濟下行,各級財政都在收緊。”朱銘來如是分析籌資來源兩難境況。
一位券商非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長期來看,長護險可以協同解決老齡化問題,因此目前政府開始建立起長護險基本框架,但是推進速度還要看政策的引導以及民眾保險意識的提升,但場景化的缺失導致參保人群是否愿意為此買單是仍然存在的問題。”
“今年預計長護險試點會繼續擴大,包括城市數量和覆蓋人群范圍,但短期應該不會有大的爆發。目前險企長護險規模較小,由政策推進、保險公司受托,所以還得看政策支持力度。”上述券商非銀分析師如是說。
而在長護險發展過程中,統一失能鑒定標準目前仍未確定,各地區都是按照自己的標準做出一套,公平和真實性尚待考察。諸多險企業內人士呼吁,希望可以制定統一失能鑒定標準,這對于險企長護險具體業務的承接迫切需要。
另外,長護險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很高,其并非純粹的養老機構護工,還需要懂醫。雖國家去年已經出臺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等相關政策,但細分職業的長護險護理服務人員目前仍有缺乏。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