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省社會保險局接到部分群眾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借“社保卡管理中心”、“12333服務熱線”、“社保局”、“醫保中心”等名義,以“社保卡丟失或異常”等內容,向部分參保人員進行詐騙活動。省社會保險局提醒廣大持卡人:目前我省社會保障卡運轉使用正常,請廣大參保人員提高防范意識,有問題及時向人社部門咨詢。
省社會保險局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屬的事業單位,管理省本級養老保險基金和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基金的征收與劃轉。最近,省社會保險局接到部分群眾反映,有不法分子假借“社保卡管理中心”、“12333服務熱線”、“社保局”、“醫保中心”等名義,以“社保卡丟失或異常”等內容,向部分參保人員進行詐騙活動。省社會保險局提醒廣大持卡人:目前我省社會保障卡運轉使用正常,請廣大參保人員提高防范意識,切勿向不法分子提供銀行賬號、密碼、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謹防上當受騙。參保人如果有社會保障卡業務方面的問題要咨詢請撥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電話12333;
近期,一些市民不斷接到諸如此類的自動語音電話:“您好,系統檢測到您的醫保卡有違規用卡,系統將于下午4點30分強制停卡,如需人工咨詢請按9。轉接過程中,語音還提示:“……正在轉接醫保局……”。轉接后,有接線員自稱是醫保局工作人員,要求市民說出其身份證號、銀行賬號、銀行密碼等其他信息,并要求群眾將錢匯到所謂的“安全賬戶”上。
對此,記者聯系了市人社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此事給予了澄清。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從去年起,就發現有打著社保卡或社保補貼的幌子行騙的行為,跟打著銀行卡、中獎等幌子行騙的招數如出一轍,借社保卡名義詐騙是這類詐騙的一種手段。
主要騙術之一:“電話轉接醫保局或醫療保險局”,事實上,青島市從來就沒有醫保局或醫療保險局的編制序列。騙術之二:“系統檢測違規用卡,將強制停卡”,或“您的社保卡卡金被盜刷”。事實上,社保卡在沒有遺失的情況下,卡金不可能被盜用;即便持卡人用卡時發現有問題,醫院或藥店的POS機操作員也會當場告知的,社保部門不會通過電話告知。騙術之三:“有社保補貼未領取”。事實上,各項社保待遇的申領大多需要當事人親自到當地人社部門業務窗口現場辦理,人社部門需審查相關手續材料,嚴格履行規定程序,不可能僅僅打一個電話就確定發放所謂“補貼”。騙術之四:“在異地違規刷卡”。事實上,目前社會保障卡尚未實現全國、全省聯網使用,青島市行政區劃以外根本不能使用我市社保卡,也就不可能存在所謂異地違規刷卡的情況。
市人社局提醒市民,我市人社部門沒有通過電話通知市民辦理社保卡相關事項,也不會在電話中詢問參保人的銀行卡密碼等個人信息。參保人如果接到此類語音電話,不要輕信對方,謹防上當受騙。相關社會保險業務,應撥打市人社局民生服務電話12333咨詢。如發現有詐騙嫌疑,應立即報警處理。
據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類騙術一般分為以下四種:
一是以領取社保補貼為名義發送短信,誘惑參保人員或退休人員撥打“社保機構”的電話咨詢,然后誘騙身份證號碼及銀行賬號實施詐騙;
二是以社會保障卡(或醫保卡)欠費被凍結為名,要求提供個人信息等相關內容,引誘參保人員利用自動取款機進行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三是冒充社保經辦機構工作人員,以“優惠”的參保政策為名,通過電話誘騙參保,到銀行轉款實施詐騙;
四是假借社保經辦機構名義,偽造虛假文件向參保單位及個人發放,以社保基金賬戶變更為名,要求參保單位和個人預交社保費,直接將資金轉入某銀行賬戶實施詐騙。
對此,市人社局提醒廣大市民,千萬不要輕信陌生電話、短信,不要泄露個人身份證號碼、銀行賬戶等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轉賬匯款,收到此類電話、短信的可報警處理,避免上當受騙。當社會保險方面新的政策或信息需要告知時,他們會通過正規的電視媒體、報紙、網站以及區、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進行通知。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