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預定利率放開靴子剛落地,市場上就已經傳來保險公司推出新產品的消息。8月13日,記者從建信人壽獲悉,該公司目前已開發完成壽險費率新政實施后首款產品,在8月9日就向保監會報備,預期在收到保監會回執后將于近期投放市場。而這也是國內首家在人身險費率改革實施后向保監會報備,傳統險預定利率突破2.5%的公司。
8月5日,保監會啟動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新政策,而僅隔4天就已有新產品報備,這被業內視為“真正的競爭正拉開序幕”。與此同時,有市場消息稱,目前還有農銀人壽、光大永明人壽、國華人壽等幾家保險公司也在醞釀推出新產品。
在市場上,各界對于費率新政之后最關注的無疑是價格變化,而記者從建信人壽推出的新品種中也了解到,該款名為“福佑一生”的還本兩全保險,因其搭配了健康和意外兩個險種,比按原有預定利率設計的同類型產品保費降低了7%到26%不等,同樣的繳費期限,被保險人年齡越小,所節省的保費就越多。而在收益方面,在保監會放開2.5%的預定利率后,這款產品也將收益率提升了一個百分點。
“壽險費率新政的實施是監管機關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是對消費者的重大利好,推出這款產品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讓消費者獲得實惠。”8月13日,建信人壽總裁趙富高在受訪時稱,除本次推出的產品外,建信人壽還在開發多款不同功能、面向不同渠道的新預定利率產品,后期將陸續推出。
“從產品的形態來看,提升保險產品的預定收益,可能會導致保險公司將加價,因為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不能滿足產品所設定的預期,那么必然會通過價格來彌補,但現在看來,新的產品實現了一升一降,也就是預期收益提升,保費價格下降,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利好,可能會促發投保人的消費熱情。”8月14日,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系精算博士汪濤告訴記者。
不過,記者也發現,在市場上,對于壽險費率新政放開后,積極開發新產品的則以中小保險公司居多,而大型保險公司則選擇觀望。
8月15日,上海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精算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對于大公司而言,利率變動一個百分點,對于總體的保費規模和投資收益都會產生幾十億乃至上百億的波動,即使將市場投保熱情考慮進去,三大變量之間的微妙變動也需要繁復地計算,才能確定是否可以向市場推出新產品。
據悉,目前普通型人身險產品的市場份額不到一成,其中九成又是被幾家大公司占據了,小公司的業務量很少。上述壽險公司精算部負責人也稱,對于壽險產品,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就是死差、費差和利差,后兩大變量對于保險公司的影響最大,中小型保險公司因為市場規模不大,可以通過這樣的產品去累計規模保費,但是能否做到長期如此也需要觀察,一開始先推出產品,會吸引更多的客戶,但是不見得每一家公司以后就將這樣的產品作為主打。因此他們一旦對這類產品降價,對公司整體盈利影響就小得多。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公司每年推出的保險產品,實際也是通過精確測算的,在什么時間投放什么樣的產品,而且還會根據市場變動銷售策略也會隨之改變。
此外,雖然有消息稱太保壽險、農銀人壽、合眾人壽、新華保險、泰康人壽、國華人壽、信誠人壽和陽光人壽等壽險公司目前均在加緊研發產品中,但其中北京一家大型壽險公司市場開發部負責人對記者仍是謹慎的口風,“我們只是還在研討當中”。
盡管與此前市場預計一致,壽險費率新政實施后首款產品將由中小險企破冰,但此次建信人壽的快速與高調仍令市場有些意外。根據保監會的流程,建信人壽的新產品報備在一個月內能得到回復,這意味著該產品有望在下月就上市銷售。
而此次建信人壽成為“首吃螃蟹者”,也令業內對銀郵系保險公司的集體突進開始猜想。“實力雄厚的幾家大銀行將是險企最大的競爭對手。”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建信人壽動作很大,而他兩年前就預測各大銀行會加大對保險領域的投入,如今看來這正逐漸成為現實。
實際上,在目前銀郵系保險公司仍整體虧損的局面中,建信人壽的成績頗為亮眼。記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建信人壽總資產為204.5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70%,達到中國保監會充足Ⅱ類標準,并且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347萬元,同比增長256.5%,在2012年實現連續盈利7年之后,今年建信人壽的盈利仍可期。而趙富高也表示,為開發壽險費率新政實施后的首款產品,建信人壽前期已就保險條款、費率和經營的相關風險進行了測算,測算結果認為,整體風險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建信人壽90%的業務來自銀保渠道,但公司宣布此次開發的新產品在個險渠道投放,并稱這是公司在個險渠道的又一創新。記者了解到,建信人壽目前的個險渠道主要集中在上海業務總部、廣東分公司和江蘇分公司三地。
據建信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下半年,建信人壽已率先引入臺灣地區代理人混合用工制,在個險渠道推出“一小時合同”制,為代理人提供“五險一金”。自該模式推出以來,在建信人壽試點地區已初見成效,人均產能已超過舊模式下的人均產能。
但壽險費率市場化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銀郵系保險公司的個險業務,仍是一個未知數。“未來這類新產品我們還是會放在銀保渠道,這畢竟是我們的優勢。就現在的市場大環境,個險要大力發展起來,還是很難。”一位以激進著稱的銀郵系公司的市場部人士對記者坦言。平安證券分析師勵雅敏則指出,定價利率放開使得保險公司可能在銀保渠道產品做出調整,即在銀行渠道推出傳統保險產品。
此外,保險產品價格下降的同時,也令保險公司面臨更大的投資壓力。記者注意到,近來建信人壽官網上連續披露的幾則重大關聯交易的公告顯示,公司分別在今年5月30日、7月23日、7月30日、8月2日申購建信信托20000萬份、19000萬份、8600萬份、12000萬份信托計劃。實際上,在去年10月份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對險資開閘后,真正落地的合作項目并不多見,但對于急于突破投資困境的保險資金而言,信托仍不失為一種有較高收益的投資標的。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