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奉為“草根理財神器”的余額寶,自推出以來就伴隨著諸多爭議。2014年春節前后,央視財經評論員鈕文新撰文建議取締余額寶,由此引起社會的廣泛熱議,后經央行表態不取締余額寶,才使風波得以平息。那么,為什么不能取締余額寶呢?
央視評論員建議取締余額寶
央視評論員鈕文新稱,余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損害實體經濟的健康,應加以取締。鈕文新在博文里寫道:“我不是危言從聽,更非號召誰退出余額寶,而只想告訴人們一個重要的經濟事實:余額寶哪里只是沖擊銀行?它所沖擊的是中國全社會的融資成本,沖擊的是整個中國的經濟安全。”鈕文新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并引起很多80后90后的反對。
反對取締余額寶的聲音
大部分市民都認為余額寶理財很方便,為什么要取締?一位周小姐的比喻讓人忍俊不禁,她說:“我選擇余額寶理財主要是因為它方便,電腦操作就能輕松轉賬,而且收益簡單明了,一看就懂,不過銀行理財產品就麻煩太多了。這就好比一個男孩追女孩,余額寶說:我愛你,做我女朋友吧!我會對你好!女孩點頭了,兩人在一起,男孩確實對女孩很不錯……而銀行理財產品說:你好漂亮,我覺得你像我高中校花,你住哪兒?你手機殼好別致……說半天說不到重點上,最后兩人好不容易在一起了,男孩一天到晚還神神秘秘的,女孩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過,也有少數人擔心余額寶不安全而沒有辦理。市民陳小姐表示,她存在支付寶里的錢被盜過一次,在境外被刷卡消費了,但最后支付寶賠償了她的損失。
單純取締余額寶是一個錯誤的角度
央視財經評論員鈕文新曾撰文建議取締余額寶,然而這并沒有帶來客戶撤資,反而之后一周新增600萬用戶。銀行與余額寶的競爭其實是利率市場化的必經之路,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必然會拉平目前銀行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利差。目前來看就算取締余額寶,資金也不會再流回銀行的存款系統。因為投資者已經有了比較,在高收益的驅使下,即便沒有余額寶這類產品,更多的資金也會流入民間借貸、P2P網貸這類金融系統中。
所以,余額寶作用在于打破銀行的壟斷,而這種打破壟斷的產品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產物。如果不從銀行靠壟斷獲得大量利潤的角度來思考這問題,而只單純地考慮取締余額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央行為何不取締余額寶
央行監管層不僅沒打算限制其發展,反而希望類似產品能夠推動利率市場化。
一方面,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在銀行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開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產品在收益率方面顯現出了自己的優勢,直接導致大量居民存款開始逐漸向互聯網金融產品轉移。余額寶類產品從銀行獲得明顯高于存款利率的協議存款利率,普通投資者借此得到了以往只有金融機構才能享受的利率。
另一方面,在余額寶類產品的“野蠻式”增長之下,中國的銀行業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目前,雖然攬儲成本要高于以往,但可以促使銀行放低姿態,迅速轉型,未來攬儲成本的提高,破使銀行需要關注期限錯配的風險,有助于金融體系降低杠桿。
取締余額寶風波后 加強監管的呼聲漸強
取締余額寶風波后,加強監管的呼聲漸強。對于要求加強監管的呼聲,日前,支付寶公關總監陳亮在微博回應稱,“余額寶從誕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監管部門的大力指導和有效監管:誕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計得到各種監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
什么是基金老鼠倉?中小基民該如何索賠?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