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資金是社會勞動保障資金的簡稱,也簡稱為“社保金”,是由國家和地方社會勞動保障局統籌的,通過國家、地方、單位集體和個人多渠道籌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參與社保的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是為參保人員的未來生活提供最基本保障的“養老金”和未來生命意外搶救或醫治的“救命錢”。社保資金被國家和地方的相關管理部門按照規范許可的操作程序而進行投資增值的活動,即轉化為投資資金,也稱為“社保基金”。社保資金不同于社保基金,而社保基金來源于社保資金。
“社保基金”是一個被簡化了的統稱,共有五種概念。
·一是“社會保險基金”;
·二是“社會統籌基金”;
·三是基本養老保險體系中個人賬戶上的基金,被稱為“個人賬戶基金”;
·四是包括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也稱“企業年金”)、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企業補充保障基金;
·五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中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社保基金共有9項,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
一方面,各方呼吁國家建立社保資金問責制,并將每個社保基金統籌賬戶的資金收入和結余狀況都向社會公布,嚴厲處理違規問題。除了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法規,在鞏固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明確養老保險事權的基礎上,應推進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按照國際慣例,養老金不管通過怎樣的投資渠道,跑贏通貨膨脹是保值增值的底線。而地方政府管理的養老金只能存銀行和買國債,收益卻低于通貨膨脹。也就是說,養老金每年在貶值。
中國目前有大量短期和中長期票據、國庫券、金融債券等幾乎零風險產品,還有企業債、公司債、地方債、資產證券化等中低風險產品,這些投資品年收益率從5%--20%不等,豐富了養老金的投資選擇。全國社保基金的資產配置中,45%左右投資固定收益產品,如銀行存款、國庫券、企業債券等;30%左右投資股票;25%左右用于PE投資及其他類投資等。此外,實業投資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國家給予優先權的實業投資。
社會保險基金進行多元化的安全投資,需要中國股市、債市、實業等健康良性發展,并從根本上完善制度和變革。改革社保基金管理體制,實現其安全性與收益性迫在眉睫。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