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詢問“中華保險怎么樣?”其實類似這樣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狀況,如何評價一個公司的好壞,特別是迅速發展后的保險業,要從哪幾方面了解一個保險公司的好壞呢?
這里,表面上的問題是各保險公司的產品大致相同、費率不相上下,深層的問題是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夠。除了散見于各報刊的有關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市場份額、新產品等信息外,人們對于保險公司的資本金、資產負債狀況、償付能力、利潤、費用、不良資產等基本上是一無所知,更不用說有一個綜合評價指標以及由此而得到的保險公司的排序了。人們在投保時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投保的這家保險公司明天會如何。同時,在這種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況下,優秀的保險公司難以脫穎而出,差的也不易及時為市場所淘汰,不利于建立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市場發展越快,人們對于保險公司的評價愈顯急迫。
保險公司最根本的是收取保戶的保費,當保戶發生保險條款約定的情況時,保險公司就支付保戶賠償費用。但收取保費到賠付之間一般有個較長的時間差,在此期間,存在一筆可供保險公司使用的錢,這就是浮存金。對于保險公司,浮存金是有正的成本的或者負的成本的,一般衡量的指標就是綜合成本率。是指財產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的賠付比率和費用率的總和,低于100%的綜合成本率一般表示存在承保盈利,高于100%的綜合成本率一般表示存在承保損失。
如果綜合成本率是90%,就是說保險公司浮存金成本率是——10%,使用這筆錢,不但不用支付成本,還有收益,保險公司這個時候就算是拿著保費什么都不干也是盈利的;
如果綜合成本率是110%,就是說保險公司浮存金成本率是10%,使用這筆錢,需要每年支付10%的成本,保險公司用這筆錢進行組合投資,存入銀行、投資債券、物業、股票等,如果能取得10%以上的收益,保險公司一般是盈利的,否則將出現虧損。其實這個時候浮存金的意義已經不大,因為保險公司如果能借到銀行長期貸款,利率還低于這個值。
保險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初期,往往競爭并不激烈。如果企業經營不出現大的問題的話,一般會出現承保收益,綜合成本率低于100%(但也可能盲目擴張,保單設計風險過大的情況等)。但保險業注定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如果政府準入門檻寬松、管制寬松的情況下),隨著市場的飽和、競爭激烈程度的增加,保險業出現承保損失的情況將很普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產品很難有差異化,各公司間的保單差異不大,并且被模仿的速度很快,更改成本不高;二是品牌對消費者的影響不大,難以產生溢價,消費者對價格還是比較敏感,除非出現大的行業動蕩,出現大量保險公司破產的情況,這時管理水平高或者實力強大的的保險公司的保單可以出現較大的溢價;三是保險公司具有走向歧途的傾向,保單成本的后效性短期內很難預測,保險公司每年的業績計算都具有估計、預測的成分,不是全部基于現實發生的情況計算利潤或損失,因為很多保單要過好多年才進行賠付,短期內不可能知道真正的成本。問題是由于對市場份額的競爭、對公司股價的表現的追求、對企業經理人的短期激勵措施、對業務人員的績效考核等原因,往往過于關注保費的增長,而容易忽略獲得保費的成本;另外,更嚴重的因素可能是,企業所有者或者主管對自己投資能力過于自信,認為通過投資收益足可以彌補浮存金過高的成本,但股市一旦出現瘋狂下跌的情況,保險公司的業績將飛流直下,甚至是巨額虧損。
目前,我國有100多家保險公司,并且有60多家外資企業。預計未來競爭激烈程度將越來越高。近幾年,中國平安的綜合成本率已經超過100%,但一般在105%以內。08年上半年,由于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綜合成本率達到110%。
慶幸的是,目前保監會對我國保險業的管理還處在嚴格的階段,對準入、保單設計、賠付準備金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但市場對弱化保險業監管、市場化的呼聲也從未中斷,什么時候放松監管,還比較難說。弱化監管,對整個行業的投資者來講,可能就是最壞的消息。
從保險公司的信用級別辨別公司實務
財產保險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在業務、保費計算、準備金的提取、資產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對二者的評級考察是不一樣的。下面以中華保險公司為例進行說明。
撇開各保險公司相同的外部環境及支持評級中的“公司重要性、政府支持度”,這里主要談一談個體評級中的經營因素和財務因素。
經營分析: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能力集中表現在經營業績和業務成長性方面,可用保費收入增長率、賠付率、費用率、投資收益率等指標來考量。保險公司的市場地位、產品研發能力、營銷體系、客戶服務水平、信息系統的作用與效率等,應視為經營因素而加以評估。
市場地位可以通過受評公司的市場份額及其變化,是行業領先者、挑戰者,還是追隨者,經營成本之高低等眾多因素來反映。
客戶的滿意度是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基礎,通過問卷的方法,調查客戶對公司的滿意度和公信度。
管理分析:對財產保險公司管理能力的分析著重從管理戰略、管理模式和組織機構、管理層的素質和風險偏好、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內控機制建設等五個方面來進行。
財務分析:在保險公司信用評級過程中,財務分析處于核心地位。對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分析集中在承保質量、盈利能力、再保險、投資和流動性、保險準備金充足性、資本充足度等六個方面,同時要考慮再保險、準備金充足性、資本充足度等指標。
對承保質量的評估,一般運用賠付率、保費收入增長率、費用率這三個指標。盈利能力影響公司的資本增長、對外部資本的吸引能力、外部擴張能力。從長期看,盈利能力是財務穩健和償付能力安全的根本來源,最終決定公司能否抵御環境的不利變化而存活下來。我們在評級中主要關注綜合比率、投資收益率、兩年度平均經營比率、資本收益率。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