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院常務會議決定合并的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城鄉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對縮小城鄉差別很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它或被最終證明是中國社會發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但是實際上,目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分為五種: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和新農保。目前即將實現的只是五種中的后兩種。那么為什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夠統一?而不是整合五種社會養老保險,實現社會養老保險統一呢?
城居保與新農保能夠實現統一的基礎
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新農保”建立于2009年,替代了之前的“老農保”,針對農民設立,目前參保人數達到4億多人,而“城居保”則建立于2011年,針對城市18歲到60歲處于工作年齡但沒有工作的居民,這個群體人數不多,全國僅幾千萬人,參保人數就更少了,沒有具體數據。
這兩種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上非常相像,比如,都設立了個人賬戶,個人向賬戶里繳費,繳費公式也類似,其中新農保每人每年繳費從100元到500元不等,共有5檔選擇,城居保每人每年從100元到1000元有10檔選擇;兩種制度養老金發放公式也類似,都是到60歲就每人每月固定開始領取養老金,跟以前的繳費記錄沒有任何關系。由于新農保和城居保兩種制度極為類似,又是先后設立,重要的是,城居保制度的參保人數很少,有些省份在2011年城居保起步之初直接就將兩種保險制度合二為一。
鄭秉文說,參保城居保的人數,數量有限,分配到各個市區,也就幾萬人。如果單純針對他們再另設一套班子,一個機構來管理,不利于節約成本,不利于工作,也會給社保一線工作人員帶來麻煩。新農保和城居保的支出主要來自于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其次才是地方財政拿一部分,而集體組織配套的資金是微乎其微。這樣一個融資條件和來源結構,對于基層財政來說造成不了什么壓力。
統一社會養老保險的挑戰有哪些
統一城鄉養老保險只是邁出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向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轉型,這涉及事業單位的改革,涉及公務員體制的改革,也涉及財政預算的調整。其次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并軌,這涉及在縱向上籌資、待遇水平的并軌和制度模式的并軌,這兩者的并軌將是最大的制度挑戰。
不論如何,統一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都是一個值得中國歷史記住的時刻。這是全人類最大規模的一次福利制度并軌,是中國對漫長農業歷史和巨大人口規模的一次突圍。祝中國好運,祝中國巨大的農民群體越來越好。
相關鏈接:
我國將建立統一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全體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養老保障,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推進“新四化”建設的需要,這既有利于促進人口縱向流動、增強社會安全感,也有利于使群眾對民生改善有穩定的預期,對于拉動消費、鼓勵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決定,在已基本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依法將這兩項制度合并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并在制度模式、籌資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與合并前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持基本一致。基金籌集采取個人繳、集體助、政府補的方式,中央財政按基礎養老金標準,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地方政府為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鼓勵公益慈善等社會組織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