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嬰兒到白發蒼蒼的年代。每個人都會變老,都希望自己再老了以后能有一個平穩幸福的晚年生活。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迫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生活重壓的當下,我們該如何照顧好父母?而白發蒼蒼的一日,我們又該指望誰?養老問題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選擇一個好的養老保險需要提早規劃。
中年人是社會和家庭的中堅力量,在人的生命周期曲線中,人到中年時收入也一般達到頂峰。但是自此,財富增長和事業發展機會都會遇到瓶頸,其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更何況這一代中年人所經歷的中國經濟周期雖然趨勢向上,但財富沒有普惠到眾人,而未來將面臨經濟放緩、生活成本加大的局面。
隨著社會發展,家庭架構也發生了改變,對于正在步入晚年或者剛剛進入晚年的這一代父母來講,已經沒有過去那樣多的家庭成員為他們提供贍養支持。而丁克家庭、單身一族的出現,則讓養老問題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正“跑步”進入老齡化的中國,經濟社會急劇變化的現狀讓其“中國式養老”模式面臨著諸多難題。
誤區:認為“養老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
年輕人缺乏危機意識,認為養老生活遙遠,但養老生活是不論你是否做好準備,都一定會來臨的,假設按照現在的通貨膨脹水平,30年后我們退休時需要準備至少300萬元才能維持現在4000元一個月的生活水平。這300萬元如果從30歲開始每月準備,就像是塞在褲兜里的一個乒乓球,雖然帶在身上不太舒服,但是也還能忍受;從40歲開始準備,那大小就像是一個棒球,塞在褲兜里是很大的負擔了;要是從50歲開始,就像是一個橄欖球,褲兜已經塞不下了。所以,養老金的儲備一定是越早越好,不要等到年紀大了,家庭負擔越來越重,無力儲備才悔之晚矣。
理財專家指出,每位勞動者都應關注自己的社保保障,積極參加社保;同時商業保險是對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建議大家在壽險理財師的指導下,早做養老規劃,并且每年根據家庭整體情況進行調整;同時專家還提醒,年紀越輕,商業保險的費率就越低,所以越早為養老做準備,就會得到越多實惠。
商業養老保險都是以年金的形式來體現,年金是一系列的保險金或儲蓄金的定期支付方式,普通的年金保險不一定都能完全實現養老保障的目的,如大多數分紅兩全保險或年金產品,保單生效后在被保險人生存每隔3年至5年返還一定比例的保險金額(生存金)的產品。它體現了年金的特點,但不是純粹的養老產品,這從產品的名稱上基本上可以得到初步判斷,大多數壽險產品名稱中不包括“養老”二字的年金保險、兩全保險或終身保險可能不是完全意義的養老功能產品。對于養老保險需求的投保人,一定要重點關注養老產品的條款,其保險責任中關于年金的領取的起始年齡為被保險人40、45、50、55和60周歲等等。
必須明確的是,大多數壽險保障性產品,如重大疾病、定期或終身壽險是幫助客戶迅速建立起一筆防范人身疾病和身故風險的保險金,而養老年金保險卻是幫助客戶長期、系統,并有計劃地積累起一筆未來生活的養老費用。因此,對于那些投保后迅速定期返還的年金產品或終身壽險產品,還不能充分滿足養老保險的需要。
市場也有一些稱之為“家庭保障計劃”“養老年金計劃”則大多是集合“終身壽險、重大疾病、養老年金、定期生存返還金”于一體的保險產品組合方案,這對于具有明確養老保險需求的客戶。在選擇養老保險產品時一定要仔細進行辨別,別讓產品說明書的或營銷話術蒙住眼,導致個人需求與產品功能不匹配,或者超過個人繳費能力影響保單持續有效。市面上也有許多標明“個人養老年金保險(分紅型)”的產品,責任描述為領取靈活,可選擇50、55、60、65周歲開始領取養老金,滿足不同養老需求。終身受益,生存狀態下可領取養老年金直至終身,至少保證領取10年。分享紅利,紅利分配,累積生息。保單借款,如需流動資金,可憑保單按條款規定獲得借款。諸如此類的條款描述的產品責任是養老功能非常清晰的養老年金保險產品,投保人可以明明白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商業養老保險方案。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