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帶動了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同時隨著保險行業的壯大;同時隨著保險行業的壯大也帶動了經濟的繁榮。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所以中國保險行業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行業,但是它的發展前景是什么樣的呢?想想要是我國沒有保險想必我們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沒有保險中國經濟勢必收到挫折,就讓我們從中國保險行業看到的保險未來吧。
中國保監會有意扶持有實力的中介機構,提出“要規范發展保險中介市場,鼓勵和促進專業保險中介機構創新經營模式,發揮專業經營優勢,形成規模;按照職業化、專業化的方向,穩步推進保險營銷體制改革。”這些政策為中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釋放了巨大空間。在2006年推動保險中介業的整合,并扶持有實力的公司,打造出集保險經紀、公估、代理于一體的行業旗艦。這一行動的潛臺詞,意味著慘淡經營的保險中介將上演新一輪適者生存的博弈,保險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2006年6月20日,美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與中國眾合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注資中國眾合有限公司1000萬美金,吹響了中國保險行業商業模式快速轉型的號角。
中國眾合有限公司是一家吸納海外投資并整合本土優秀保險代理中介的金融服務集團公司。依靠多年來與各保險公司形成的戰略合作關系,以高效的管理團隊,結合數年在全國營造的龐大的終端渠道與經紀人聯盟,并采用互聯網電子商務模型管理理念,整合保險行業資源,為廣大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綜合的產品與服務;未來以營造金融保險最佳通路為核心的互動式綜合理財服務平臺作為宏偉目標。
保費平穩增長,有券商表示,受制于營銷員增員困難和銀保新規、銀行銷售保險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2012年壽險行業的保費增長仍維持低迷。然而平安壽險通過主動調整業務機構,提前迎來了健康的增長態勢。其中盈利能力較高的個人壽險業務實現了規模保費人民幣1,387.09億元,同比增長9.8%;產險方面,依托專業化經營和領先的服務水平,平安產險前三季度實現保費收入人民幣738.87億元,同比增長20.0%。市場份額較去年底提升0.4個百分點至17.8%。;除此之外,企業年金業務持續保持健康增長,投資管理資產規模和受托管理資產規模指標位于市場前列。
綜合金融優勢凸顯,除保險業務外,非保險業務也成為平安此次季報的一大亮點,平安多年來打造的綜合金融業務抗風險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在銀行業務方面,隨著“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平安銀行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從凈利潤的組成來看,銀行業務得到飛躍式進步,成為中國平安“三足鼎立”格局中真正的一“足”。前三季度,平安的銀行業務為集團貢獻利潤人民幣52.46億元,總資產近人民幣1.5萬億元;存款總額達人民幣9,353.97億元,較2011年末增長9.9%;依托集團綜合金融平臺,信用卡業務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新發卡超過300萬張,累計流通卡量達到1,048萬張;同業業務在理財產品、外匯、貴金屬等方面積極創新、提升服務,有力地支持了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
中國與成熟保險市場的不同發展路徑決定了中國保險業生存發展的根基需要重新塑造。在發展的特定階段,通過投資型業務帶動行業快速發展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過度依靠投資型業務和儲金型業務,必將侵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事實上,我國保險業“十二五”規劃已經認識到了這一問題,明確提出要“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促進差異化競爭”,讓行業承保金額/社會財富總額、保險賠付總額/事故損失總額等反映保險對社會貢獻度的指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監管機構要注重引導大型保險企業集團的轉型發展,鼓勵其延伸和強化自身獨特競爭優勢,以政策性業務的商業化開發、低端人群的商業化服務覆蓋、社會管理領域的保險承接、商業養老保險和醫療健康保障產品開發等,作為轉型發展、回歸行業本原的著力點,并在相關領域進行有意識的戰略孵化。
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為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政府和保監會為中國保險行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監管,這都將促進中國保險行業的迅速騰飛,中國保險行業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中國眾合有限公司與美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聯手打造中國保險代理中介旗艦,將為金融保險行業帶來新鮮活力,雙方的此次合作不僅是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預示著中國保險行業市場新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