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監會發出對保險行業營銷人員進行整頓的消息后,各大保險公司的人員暗流涌動,太平保險公司亦是如此,在面對年末業績沖刺之季,太平保險面向全國進行人才招聘,以引進優秀人才。本報記者走訪了近期有過“跳槽”經歷的一些人士,并邀請業內人士及專家做了解讀。
A、高層管理者:“職員制”帶來認同感
【采訪對象】:陳新立/恒安標準人壽江蘇分公司總經理
【職場生涯】:十余年保險從業經歷;曾任平安人壽主持工作的財務副總、友邦中國區助理副總裁
陳新立1994年進入平安,一直從事財務會計方面工作。8年后負責整個平安人壽的財務管理。當時事業上面臨兩個選擇,要么是在專業化的財會領域繼續走下去,擴大職業范圍;要么是參與整個壽險經營,擴大職業范圍。后來走的是第二條路。2004年底,保監會一下子批了18家財壽險公司,幾家公司紛紛通過各種途徑聯系他“挖角”,最終去了一家總部在上海的壽險公司任CFO。但在籌備過程中,他看到股東不穩定,公司也無核心競爭力,半年后迅速抽身而退,接受了友邦中國區助理副總裁一職。2006年,他又選擇了恒安標準人壽。
【目前薪酬】:年薪(含獎金)三位數(以萬計),默認過百萬
【跳槽風險評級】:最初設想★★,后來★★★,現在★
B、中層人員:薪酬體現個人價值
【采訪對象】:吳健(化名)/某合資壽險理賠部經理
【職場生涯】:在南京一家大醫院做過5年五官科醫生;某老牌壽險公司4年核保理賠工作。
吳健上世紀90年代初從名牌醫學院校畢業。最早從醫院跳到保險公司,包括至親都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明白,其個性不適合事業單位那種按部就班的生活。對新興保險業來說,具有醫學經歷的復合型人才等于是“元老”。于是他從最低層做起,令他迅速成長起來,很好地完成了從醫生到保險公司經理角色的轉變,并在去年某“洋保險”進江蘇時,被獵頭公司相中。吳健毫不諱言,進現在這家公司,薪酬占主要因素。當初,這家公司嫌貴,讓獵頭公司跟他討價還價。他的回答斬釘截鐵,“你們看中的是人才,還是錢?”其強勢最終令對方“屈服”。吳健說薪酬體現了一個人的價值。
【目前薪酬】:月薪20000元,加上其它獎金福利,年薪30萬元左右。
【跳槽風險評級】:最初設想★,后來★★★,現在★
C、基層業務員:我賣保險不丟人
【采訪對象】:俞淑琴(化名)/某合資公司壽險業務員
【職場生涯】:消防器材推銷員、某化妝品牌促銷員,共計3年
俞淑琴以前也看不起保險,覺得賣保險的跟人死纏爛打,還經常誤導人家買保險,不負責,當初自己并沒有想過會入這一行。去年一次無意中陪朋友聽了一個保險公司的宣導會,覺得保險不是想像中那樣,而且這家公司還不招以前賣過保險的,招那些有過其它推銷經驗的。再說這畢竟是合資保險公司,給員工培訓機會,所以她就想試試。現在做了大半年,在同入行的同事中算中上水平。她覺得,只要不坑蒙拐騙,好好給人家介紹產品,賣保險也不丟人。
【目前薪酬】:月薪4000-7000元,另有固定的培訓、個人發展規劃
【跳槽風險評級】:最初設想★★ 現在★★★
(注:風險評級★越多代表風險越高。)
【提醒篇】
■儲備斷層加速需求
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系副教授葉朝暉:保險業人才流動較為頻繁,一方面跟整個金融業都缺人才的大背景吻合,另一方面也有其歷史原因。我國自“文革”后保險業停止,到1979年才恢復,少了20年的人才累積。近年來隨著入世等原因擴張更快,人才奇缺矛盾尤顯突出。保險業內現有的人才通過薪酬、職級實現自我價值,這都造成保險業人才流動頻繁。
■莫做保險市場“流星”
某外資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資深人士:保險行業中高層人員換工作,一定要關注以下幾類風險:一,看公司實力,跳過去籌備新公司,要看股東背景和穩定性;二,看管理層的文化,隨便捏合而成的發展較難;三,看公司核心競爭力。今后5年保險行業也會呈兩極分化——好的公司更好,差的更差。所以個人跳槽一定要謹慎,莫做市場發展中的“流星”,應注重長遠價值。
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急招電話營銷人員
工作地址:鄭州-金水
工資待遇:面議
學歷要求:大專
崗位職責:
1、 負責搜集新客戶的資料并進行溝通,開發新客戶;
2、 通過電話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客戶需求, 尋找銷售機會并完成銷售業績;
3、 維護老客戶的業務,挖掘客戶的最大潛力;
4、 定期與合作客戶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
任職資格:
1、 20-30歲,口齒清晰,普通話流利,語音富有感染力;
2、 對銷售工作有較高的熱情;
3、 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優秀的溝通能力;
4、 性格堅韌,思維敏捷,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和承壓能力;
5、 無責任底薪1500,根據個人能力,每月最高6500。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