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制度是維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的基礎性制度,發揮著社會保障“兜底”的特殊作用。目前,我市已建立了以低保制度為核心,以醫療、教育、住房、司法等專項救助為輔助,各部門優惠政策相配合,社會互助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那么如何申請低保呢,申請低保有什么條件呢?
國務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1999)第二條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前款所稱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全部貨幣收入和實物收入,包括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或者撫養人應當給付的贍養費、扶養費或者撫養費,不包括優撫對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的撫恤金、補助金。
申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并出具有關證明材料,填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審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或者鎮人民政府初審,并將有關材料和初審意見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財政部門按照規定落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統計、物價、審計、勞動保障和人事等部門分工負責,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關工作。
可以申請享受城市低保的條件:
1、必須是持有本地非農業常住戶口的居民。
2、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人、撫養、撫養義務人的。
3、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雖有但法定贍養人、撫養人、撫養義務人,但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撫養義務無贍養、扶養、撫養能力的。
4、在職、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及其他收入,離、退休領取離、退休金(養老保險金)或基本生活費,其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5、其他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怎樣讓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享受到這項優惠政策,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本期特邀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對讀者的問政進行答復。
問題一:我市城鄉居民申請低保應具備哪些條件?
黃志榮:根據國務院第271號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和 《湖南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的規定,持有城鄉戶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享受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問題二:民政部門如何核實申請人的真實情況?有什么程序?
黃志榮:村 (居)委會或鄉鎮人民政府收到申請人的書面申請后,對申請人提供的材料進行初審,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以及信函索證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進行調查核實,初步符合條件的通過民主評議會進行民主評議。評議會每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黨員、鄉鎮和村級干部、困難群眾、村 (居)代表等20人參加,通過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財產狀況以及入戶調查結果進行民主評議,符合條件的對象通過縣市區審批后納入保障范圍。
在申請程序上,由戶主向戶口所在地的村 (居)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由鄉鎮 (街道)對申請人家庭逐一開展入戶調查,調查結果由調查人員共同簽字,由鄉鎮 (街道)負責組織村 (居)委會對申請人家庭收入、財產狀況以及入戶調查結果進行民主評議。在審批程序上,縣 (市、區)民政部門全面審查上報的各類材料,對新增對象100%進行調查核實,然后由社區統一設置固定的永久性公示欄,鄉鎮(街道)公示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和審核結果,縣 (市、區)民政部門定期公示低保對象家庭成員收入和保障金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在發放資金程序上,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直接將低保金打到對象的存折上。
問題三:已享受低保及申報低保的對象是否進行網上公示?
黃志榮:按照上級規定,城鄉低保對象在申請時都要進行 “三榜公示”,公布地點一般通過在鄉鎮或村 (居)委會人口集中的地域設立的永久性公示欄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
問題四:我市城鄉低保的補貼標準是多少?人均補貼額是多少?
黃志榮:目前全市的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平均為281元/月、人,月人均補助水平為226元;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為1610元/年、人,月人均補助水平為100元。
問題五:我市低保對象還可以享受其他的優惠政策嗎?
黃志榮:我市各職能部門都制定了社會救助配套優惠辦法,低保對象可在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用水、用電、用氣、有線電視收視、扶貧和法律援助等方面,按規定減免相關費用,切實減輕困難群眾的實際負擔,享受黨和政府的溫暖。
問題六:對低保對象如何進行管理?如何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
黃志榮:動態管理是對低保對象進行管理的重要手段。首先,我市建立了低保家庭人口及收入變化的報告制度,低保對象按月向鄉鎮 (街道辦)報告家庭收入來源及經濟變化情況;管理審批機關根據低保對象家庭收入來源及經濟狀況進行分類跟蹤,定期開展檢查。對于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 (扶養、撫養)人的 “三無人員”每年核查一次;對短期內收入變化不大的家庭、半年檢查一次;對收入來源不固定、家庭成員具備一定勞動能力的低保家庭,城市低保對象按月,農村按季度進行檢查。符合條件的應保盡保,收入增加后不再符合低保條件的對象及時退出低保。
問題七:怎么有效防范低保工作中的不公平現象?
黃志榮:目前,我們已經將有效防范低保工作中不公平現象列為社會救助工作發展的重點,我們的做法是:一是建立核對機制。通過建立科學的經濟狀況核對機制, 實現對低保對象情況的動態掌握。對低保對象定期進行復核,通過調取相關部門的數據信息,核對低保對象的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凡是不符合低保條件的立即清退。二是建立公開舉報制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實現對低保對象的社會監督。凡被舉報對象情況屬實的立即進行查處,按 《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2~3倍的處罰,追回保障金,取消保障資格。三是制定出臺城鄉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實現對社會救助對象準確、高效、公正的認定。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