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職業的變換,工作地點的遷移相當普遍,做為職業福利的社會保障轉移問題也一直困繞著不少人員,如今這個問題在十二五規則中提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對醫保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加快區域之間轉移接續,要盡快實現異地報銷。這些方面可能會很快推進,特別是異地報銷會推動的比較快。
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這次是我國首次編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規劃。《規劃》確定了44類80個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如公共教育領域的義務教育免費、寄宿生生活補助、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等。
對于備受關注的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胡祖才表示,異地醫療、異地高考等問題都是要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當中逐步解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包括八大領域,每個領域推進的速度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像醫療衛生,正在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其中對醫保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加快區域之間轉移接續,要盡快實現異地報銷。所以我認為,這些方面可能會很快推進,特別是異地報銷會推動的比較快。制度接續,也在進行試驗,也會逐步推開。總的取向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進行擴展,這是非常明確的。
胡祖才指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務發展當中的一個十分繁重的任務,可以說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光是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務,實際上也包含了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要求,所以它非常重要。某種程度上也是保障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通俗地講,均等化等于不論貧富、性別、地域都可以公平的獲得基本公共服務,這里面強調的是機會均等,并不是簡單的平均化和無差異化。
胡祖才也表示,目前,我國城鄉、區域、人群間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城鄉方面以衛生為例,每千人口的床位數,城市是農村的2倍多。城市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是農村的2.3倍。從地區來看,西部地區嬰兒的死亡率和孕婦死亡率比沿海地區高出3倍。
對于《規劃》中關于均等化的政策措施,胡祖才表示,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明確提出要統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以服務半徑、服務人口為基本依據,制定實施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和建設標準,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銜接。
二是統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發展。要加大對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投入力度,來盡快提高這些地區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提供能力,同時我們也鼓勵發達地區通過對口資源來幫助貧困地區的發展。
三是要加大對弱勢群體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力度。
胡祖才表示:“我還要強調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基層服務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因為我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主要是基層政府來提供的,所以這次《規劃》也特別強調要加大縣級政府的財力的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際上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可以貫穿到整個現代化進程的全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推進的步驟上也要循序漸進,首先要實現縣域內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夠均等化,然后逐步做到地區、省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改變項目加成除去制度誘因
新一輪醫改2009年4月啟動,至今四年。孫志剛表示,醫改進入深水區,“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方面鞏固已取得成果的任務艱巨,稍有松懈可能出現反復;另一方面體制機制方面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集中暴露,改革難度、復雜程度越來越大。
目前,全國22個省,431個縣級地區完成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改革。對于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說,下一步建立適應購買服務格局的補償與監管機制,加大財政對公立醫院投入,改革支付方式。
馬曉偉介紹,我國多年推行的是項目收費、項目加成,在現有購買服務格局下,特別是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處于信息不對稱狀態,“像這種購買服務的格局必須由第三方去監管,必須改變現在項目加成的辦法,去除過度醫療的制度性誘因”。采取以總額預付、病種管理、按人頭付費等多形式付費方式,通過醫保,加強對醫療機構約束激勵機制。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