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馬賣保險的傳言近日成真,太平控股旗下的太平電商日前在深圳開業,由阿里巴巴的馬云、騰訊的馬化騰以及平安的馬明哲聯手打造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將注冊10億元,注冊地在上海,如今正在等候保監會審批中。
在股權配置上,阿里巴巴作為大股東,占有19.9%的股份,同時騰訊以及平安各占有15%、攜程網也將占股5%,而其他的股份將由各家網絡科技公司占有,保險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今年以來各家保險公司業績增速普遍下滑,不少公司遭遇“開源”難,“節流”的任務加重。據了解,保險公司對新平臺在節約成本和拉動銷售方面寄予厚望。
平安是業內最早開發此平臺的公司。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不久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壽險90%的保單投保都通過這個平臺產生。
新平臺對銷售方式的改變,最直觀的是一線業務人員身上的資料包“縮水”了,節省了打印和制作成本。
“前端服務的整合,是后臺一系列改造的結果。通過科技創新我們省下的人力成本達到5000人,此外還有物流、紙張和環境成本。”李源祥說。據悉,以往客戶簽完保單之后,保險公司需要在后臺完成初核、錄入、核保等多項工作,現在這些工作量大大減少。
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上線一套新系統的初始開發成本在200萬元左右,再加上后期維護費用,成本并不算太高。目前,不少中小保險公司也開始積極推進此項目。
知名IT評論人士張書樂認為:“各大保險公司紛紛進入電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保險行業本身是一種類似于銀行的金融行業,雖然現在國內的電商市場環境錯綜復雜,競爭激烈,但是還是有相當可觀的前景。現在保險公司相繼進軍電商市場就是一種“風險投資”,將現有的資金通過這種方式加以“升值”,達到利益的最大化的效果。”
“雖然各大保險公司紛紛進入電商市場,但是并不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張書樂稱,“這是由于各大保險公并不會獨立存在于電商市場,就像蘇寧、國美一樣。他們必定會尋找合作伙伴,像之前的“三馬”合作,都有著自己的特色,最終營造出一個共存的局面。”
近年,各大保險集團紛紛進軍電子商務。除了中國太平外,其他四大保險巨頭中國人壽、人保、太保、平安也相繼在互聯網上設立站點和主頁、開通網上保險服務,所涉業務涵蓋人壽保險、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旅游交通保險等近百個保險險種。
隨著對電子商務經驗的積累,保險公司不再滿足于僅將電商視為銷售通道,保險公司參與電商的模式出現新變化,形式上更加新穎、運作上也更加獨立。
不久前,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證實將與阿里巴巴、騰訊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據悉,合作建立的新保險公司將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理賠服務。
傳統的保險電商業務一般由保險公司下設的部門負責,而太平電商卻具有更多的獨立性。太平電商雖然是太平控股的全資子公司,但卻以獨立法人的身份獨立于太平集團旗下的財險、壽險公司。在日常運作上,太平電商將仿照專業的電商企業來運營。
不僅如此,太平電商將為太平人壽及太平財險提供電子分銷通道的管理服務。分析人士表示,此舉將有助于集團內資源共享,進行成本控制,既避免重復建設,又能減少內部資源競爭。
新成立的太平電商全稱為“太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是香港上市公司太平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因此其身份是“臺港澳法人獨資”。經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同意后,太平電商將注冊地設在前海。
據了解,太平電商開業以后,將把太平集團和所屬4家子公司的網站整合為統一的中國太平官網,以官網在線商城的模式和電商渠道合作的模式協同發展,為客戶提供多品類的綜合保險服務。
電商前途廣闊,但“燒錢”之猛烈不容小覷。據太平控股公司在香港披露,中國太平集團向中國太平控股提供近5億元人民幣貸款,貸款為期3年,息率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2.1%。這筆款項將用于中國太平控股的業務發展及營運資本,其中包括在中國設立電子商務公司。未來,太平電商有可能按業務計劃進一步增資。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