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業的逐步放開,國內主要壽險公司已大踏步邁開投資地產的步伐。8月1日,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與華僑城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協議內容涵蓋代理企業財產保險合作、企業年金業務合作、員工福利保險合作、資金融通業務合作、金融投資合作等多個領域。
除此之外,中國太平還進一步表示,正在積極推進與華僑城在一攬子保險服務領域的合作;深入研究以債權投資或項目資產支持的形式,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中國太平跨境綜合服務優勢,滿足華僑城在并購重組和海外投資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和資金融通需求。
對于此次與中國太平的合作,華僑城相關人士僅表示,目前只是集團與太平簽署的意向協議,股份公司這邊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也沒有具體方案和項目處于討論當中,還是處于一個很前期的階段。
不過,能夠聯手財大氣粗的險資拓展業務,對于目前涉房地產類企業在融資閘門未證實開發的背景下無疑大有益處,對華僑城來說,其實最直接的益處莫過于增加資金來源的渠道。
事實上從去年至今,華僑城已分別與深圳大鵬新區、福州、寧波、重慶和廣東順德等地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從而開始了第二輪全國擴張,但這無疑會加大其資金壓力。
相關分析師指出,華僑城在進入新一輪的擴張之后,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資金方面的壓力,如今在國內融資渠道不暢的背景下,能聯手資金規模龐大的險資肯定是一步好棋。
“特別是雙方協議內容中提到的以債權投資或項目資產支持的形式,推動華僑城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華僑城在主題公園建設和項目拓展方面的能力。”上述分析師表示。
當然,如果中國太平大規模投資華僑城的旅游地產業務,其實也存在一定風險。分析認為,目前保險企業對商業地產或者是旅游地產的投資仍缺乏經驗,而整個房地產市場資金密集,一旦損失,將非常巨大,這些都會是雙方今后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實在與險資的合作方面,華僑城早已開始布局。
今年6月初,華僑城旗下的香港上市平臺華僑城亞洲曾宣布,為籌集營運資金發展商業平臺,擬進行配股融資,而在是次融資動作中,華僑城亞洲就引入了新華人壽和中再資產兩家保險公司進行投資認購。
當時在談及新華人壽、中再資產選擇投資華僑城亞洲的原因時,其相關負責人認為,主要是兩家險資出于其對華僑城亞洲在財務和商業發展方面的看好。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監管政策對險資投資不動產呈放松態勢,越來越多的險資開始投資商業地產、養老地產及旅游地產等。這其中,中國太平的熱情無疑較高。
先是2012年7月,中國太平集團在上海投資設立太平養老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并投資約20億元在上海周浦設立太平養老社區。
而今年太平保險已先后與廣西、成都和青島等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這些協議中,養老社區試點合作項目無一例外被重點提及。而6月份,太平保險又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以期尋求在債權投資、股權投資、不動產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創新。
對于中國太平大規模投資養老地產,曾有分析認為,雖然當前保監會對險資投資不動產領域的政策逐漸開發,特別是還鼓勵險企投資養老產業,但蜂擁而上之后的風險也會加劇。
據了解,目前已有泰康人壽、新華保險、平安集團、合眾人壽、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等多家壽險公司已全面展開養老地產的投資和運營。
另外,在收益方面,大規模的投入其實也面臨挑戰。相關分析就提到,雖然養老地產前景廣闊,但是項目開發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回報周期長,關鍵是盈利水平不一定高,而盈利模式也尚在探索中。其實除了養老地產外,中國太平在地產領域的投資還涉入了近年來高熱的商業地產。
今年7月18日,中國太平先是通過旗下太平人壽、太平財險及深圳太平投資,以2.41億元聯合競買了蘇州一宗商務金融用地;同時,太平人壽又以15.98億元買入位于北京中央商業區核心地段的京匯大廈全部權益。
當時有分析稱,連續兩筆的投資操作,所涉金額達18.39億元,可以看出,中國太平正在加大對商業地產投資的操作。
但是,對于處于調控中的房地產行業而言,商業地產也同樣受到影響,并且目前商業地產泡沫問題已引起市場擔憂,存在的收益和風險也具有不確定性,其實險資投資商業地產的路并不好走。
分析就指出,險資加大對商業地產的投資,會導致行業內競爭更加激烈,同時過多資金聚集在該領域,一方面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但另一方面也會造成風險的增加。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