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卡的異地限用讓不少移動工作者感嘆不已,如今這種限制即將取消,全市社會保險經辦工作會上傳來消息,渝、貴、川、瓊已簽署異地就醫結算合作協議,參保職工到這3個省份就醫,不再承擔墊資的壓力。這使得不少市民對自己的醫保卡關注起來。
重慶醫保查詢方法有三
重慶的醫保卡余額查詢主要是通過“重慶市勞動保障公眾信息網”來查詢。重慶市勞動保障公眾信息網”進入頁面后,在網站第二屏左上方有一處查詢按鈕,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擊查詢進到查詢頁面。進入查詢頁面后根據自己的賬號和密碼進行查詢。
重慶市醫療保險中心統一查詢電話(023)12333,同時可以咨詢醫保卡定點醫院、醫療保險辦理、醫療保險補繳(補交)、醫療保險轉移等問題的查詢。
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為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直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負責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工作,下設重慶市職工生育保險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市范圍內職工生育保險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市民可持本人身份證或社保卡號直接到重慶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醫療保險處查詢。
重慶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地址: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13號 電話:023-63892206
重慶城鎮職工醫保政策作出三大調整
4月1日,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并對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的欠費及補繳、職工醫保繳費年限的認定,以及參保范圍的擴大等多項內容進行解讀。據了解,該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執行。
欠繳大額醫保費將暫停醫保待遇
通知規定,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期滿后,欠繳大額醫療保險費者,將暫停醫保待遇。
“大額醫療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為解決參保人員因大病、重病產生的超過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的醫療費用而制定的醫保政策。”該負責人介紹,兩者互為補充,大額醫保一年最高可報銷50萬元,基本醫療一年最高可報銷3.2萬元。
兩者繳費方式有所不同——基本醫療有一定繳費期,繳滿之后即可不繳;而大病醫保需要一直繳納下去。“年紀大了,退休職工可由單位代收代繳大病醫保,而個人參保由于是自行到銀行繳納,以致其中部分市民沒有履行繳費責任。”
為此,我市出臺政策敦促其繳費。對補足欠費的,從完清欠費的次月補報欠費期間的醫療保險待遇,同時對享受二檔待遇的人員補劃欠費期間的個人賬戶;補繳欠費的金額,就按照本人申請辦理補繳之月的繳費標準計算。
醫保繳費年限認定與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接軌
由于職工醫保與養老保險實施時間不同,兩者視同繳費年限有出入。而新規規定,兩者將進行接軌——凡今年1月1日以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辦理完退休手續的人員,其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根據當地人力社保部門審定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計算。
具體而言,對隨單位參加職工醫保(含住院醫療保險)的人員,2004年12月31日前,符合國家規定計算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視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993年3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之間,隨用人單位參加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視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對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醫保的人員,2003年12月31日前,符合國家規定計算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視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993年3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之間,隨用人單位參加我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視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該負責人稱,按連續工齡計算的視同繳費年限和按城鎮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計算的視同繳費年限,不得重復計算。
征地農轉非和超齡人員可參保
新規也明確,征地農轉非的“老齡人員”和城鎮用人單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也可參加職工醫保。
該負責人解釋,對我市城鎮用人單位未參保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以及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和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農轉非人員,凡按月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發放養老金的對象,可自愿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符合我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規定的轉戶居民,也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在轉戶一年內參保的,不設待遇等待期。轉戶超過一年的,有待遇等待期。
另外,對領取職工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在其辦理退休手續前已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可憑其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有關資料和退休證等,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勞動年齡(男60歲,女55歲)且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不能以個人身份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