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光棍節即將到來,單身人士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光輝灑脫的背后,單身人士也有不少為人不知的憂愁,“月月光”,“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等稱號也與他們脫不了干系,其實單身一族面臨意外風險的相對幾率較高,無論從理財方面還是從安全保障方面考慮,單身一族都需要用一些方法為自己的將來打算。
現代社會,女性除了要承擔在女兒、妻子、母親之間的角色轉換外,也要肩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一身而多任,需要充足的保障作支持。而恰當、貼心的保險,可以提供這種支持,幫助單身女性解決后顧之憂。
“除了每年給自己預約一次全身體檢,健康保險也能幫助你有足夠的信心面對疾病來臨。”中德安聯的理財顧問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有些女性專屬的健康保險產品不僅在設計上偏重各種女性多發疾病,甚至還提供美容整形手術的保障。”
女性保險,顧名思義是為女性量身定制的保險產品,針對一些女性特有的情況,改變一款產品男女老少通用的情況,更大化地讓女性受益。中意人壽有關專家建議:不同年齡的女性,應根據不同階段,選擇最適合的女性保險產品。
網金理財顧問建議,單身女性購買保險應該以保障為先。
網金的理財師也表示贊同。在她看來,20多歲到30歲的單身女性,正處于個人事業的打拼期,收入少且不穩定。此階段應多以保障自己為前提,“建議可選擇純保障型的健康類保險和意外險,如能同時享有紅利生息,就更加值得考慮”。
“此階段的單身女性,保費支出一般不超過個人年收入的10%-20%。”國泰人壽理財師表示。
已婚女性通常已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對生活有著長遠的規劃。此時,可以結合另一半的經濟狀況,從家庭健康、子女教育和退休養老三方面綜合考慮。一般而言,醫療、意外等保障類產品應首先考慮,其次,再考慮養老和投資類產品。
與此同時,網金的專家建議:已婚女性的保費最好和全家共同規劃,如果家人選擇的保險產品已涵蓋了全家人都能享受的醫療保障,則可以適當改變投保重心;全家年保費支出建議占家庭年收入10%左右。
誤區一:忽視關愛自己。女性投保,往往會優先考慮家庭、孩子、丈夫,而忽略了自己。
誤區二:選擇保險產品不平衡。應從意外、醫療、定期壽險等方面全方位考慮。建議先參看自己的社保和已投保的險種,看看還有哪些方面沒有涉及,避免重復購買或出現保障真空。
誤區三:一味選擇周期長的產品。建議可將一些健康類保險的交費期定在20年左右,而對于理財類保險,則可以把交費期定得短一些。
小旭,男,1986年出生,單身,2009年大學本科畢業,工作已3年,一直在同一家企業上班。收入較穩定,每年略有增長,幅度約10%,家里不用自己負擔生活費用,平時節儉但不擅長理財。最近,同事的一次意外讓他意識到了保險的重要性。商丘某保險理財專家建議,小旭可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拿出年收入的10%作為保費逐步完善保險計劃。
拿出年收入10%作為保費
保險理財專家分析,小旭現處于單身階段,事業和生活剛剛起步,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其家庭責任主要是照顧父母,因此擁有健康的身體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看,小旭還是應該首先考慮購買重疾險。因為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的加大,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大病患者已經明顯年輕化。
小旭還年輕,自身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并不強,一旦自身發生問題,會對家庭造成巨大影響。大病保障應該伴隨人的一生,而且越早規劃越合適。保險理財專家建議小旭采用期繳的方式,選擇較長的投保期限,比如30年,這樣每月只需從工資中拿出三五百元,便可減輕未來可能帶給自己或家庭的巨額醫療費用壓力。
保險理財專家表示,商業保險作為社會保險的重要補充,不同險種有著各自的保障功能。因此,除了重大疾病保險,壽險、意外險等也是年輕人投保的理想選擇。以小旭目前的情況來看,意外險的費用完全可以承擔。而壽險保費較少,理賠金額高,也是收入不高的年輕人的理想選擇。
讓保險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保險理財師分析,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職能轉變,用工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個人日益成為風險的主要承擔者。有合適的商業保險做后盾,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保障,無后顧之憂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華,以保險來作為一種投資手段,同樣是分散風險、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理財師建議,人們在年輕時早準備早投入,年老時就能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從而度過一個“夕陽無限好”的晚年。
錢先生,44歲,某單位行政工作,月收入4500元。離異后與小學五年級女兒一起生活。有100㎡住房,無貸款。前妻每月支付女兒1000元撫養費。個人資產主要是7萬元的銀行存款和4萬元國債,想為自己購買保險。
對于單身爸爸(媽媽)這部分特殊人群,理財思路要區別于“單身貴族”,注重穩健,盡量降低風險投資比例,以存款、債券理財為主。以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還應分散投資,抵御股市風險。除了一兩萬元活期存款作為應急資金,其余總資產的55%存銀行,10%投債券,25%投基金,10%投股票。這樣才能分攤風險,多重獲利。另外,人到中年的錢先生為自己投保重大疾病險也尤為重要。
小結
作為單身一族,相對一個家庭來說壓力小、收入少,保險的側重點應是生命與安全保障,著重考慮意外傷害險、人壽險和重大疾病險。這樣,在保障期內萬一發生意外或重大疾病,可通過保險公司的賠付用于補充治療及康復的費用開支。
下面小編就常見的幾種適合單身一族的保險做相應的介紹:
意外傷害險。意外傷害險是指以意外傷害而致身故或殘疾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人身保險。盡管意外傷害險沒有理財功能,在不出險的情況下不能獲得返還與收益,但與其高達10萬元的賠付金額相比,每年一二百元的保障成本就顯得微不足道。任何其他一個險種都不可能像意外傷害險一樣有如此之高的保障功能。
人壽險。人壽險一般分為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兩大類,主要提供的是保障期內的身故或高殘保障,一經發生,賠付保額。
單身一族以適量的終身壽險加上高額的定期壽險組合為宜,這樣保費可控,保障重點突出。年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保障賺錢能力,避免現金流中斷。由于很多地方要花錢,不宜占用過多的資金。
重大疾病險。據統計,目前我國發生重大疾病的人群趨于年輕化。隨著科技的發展,雖然重大疾病治愈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是面對高昂的醫療費用,很多人還是談疾色變。如何規避由此帶來的經濟沖擊是當務之急。
現在市面上重疾產品主要以主險和附加險兩種形式出現,附加險又分提前給付重疾險和額外給付重疾險,都屬給付型保險,即一經醫院確診,賠付保額,保證生病期間的治療費用和后期的調理費用。
小貼士
一、 做好風險規劃
單身族群最怕生病或意外事件致使工作中斷,或者龐大的醫藥費用支出。因為單身,所以基本的壽險投入不必太高,應優先考慮“醫療險”。
二、 合理投資
單身白領因為沒有家庭負擔,為了追求生活品質,消費時常沒有節制。建議選擇購買一些收益率穩定、風險較低的分紅類理財產品。這樣不僅能夠強制儲蓄,獲得的分紅還可以不斷累積投資,獲得更大的收益,保障退休后的生活。
三、 留足應急準備金
在資產配置上除了保險及投資外,還要預留至少六個月的生活費以備不時之需。在人才流動較快的情況下,建議單身白領提前預留緊急備用金以度過“跳槽”時的收入空窗期,避免沒米下鍋的窘境。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