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式啟動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逐步將“一老一小”,即城鎮無保障老人和在校學生及學齡前嬰幼兒納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涉及人群分別為25萬人和200萬人左右。
針對北京“一老一小”看病就醫問題,目前北京市勞動保障局正在積極調研測算,制定實施意見,有望在2007年第一季度出臺相應政策。由于這部分人群數量大,新政策的落實將采取分步實施的原則,首先開展試點工作,“一老”計劃先從部分高齡老年人試點,逐步向全部城鎮老人推進。“一小”計劃先從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推進,今年覆蓋學生100萬人左右。
“一老一小”醫療保險覆蓋最終在“十一五”期間全部完成。
凡具有北京市非農業戶籍,且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的各類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就讀的在冊學生,以及非在校少年兒童,包括托幼機構的兒童、散居嬰幼兒和其他年齡在16周歲以下非在校少年兒童,都可以參加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目前參保對象擴大至北京生源外地上學的全日制大學生、全日制研究生。
昨日上午,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一老一小”醫療保險制度實施辦法。其中規定,參保者不僅可以在本人選擇的3家定點醫療機構及16家本市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在外省市居住、就讀者還可申請2所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制度”具體實施辦法。其中,城鎮老年人每年個人繳納300元,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最高可報銷7萬元;學生兒童個人或家庭每學年繳納50元,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最高可報銷17萬元。
農村戶口學生可自愿參保。根據規定,所有北京“一老一小”保險參保者均可以在全市定點醫療機構范圍內就近選擇3所醫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同時,還可在全市定點醫療機構中的中醫醫院、專科醫院和16家A類醫院直接就醫,總共超過100家醫院。
昨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巡視員張大發介紹,參保老人若在外省市居住一年以上,可選擇居住地2家縣級以上的定點醫療機構和本市1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此部分老人可到戶籍所在地社保所辦理異地就醫登記手續,及報銷發生的醫療費用。
同時,參保的16周歲以下學生兒童在外省市居住或就讀者,也可同樣辦理異地就醫。 張大發介紹,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享受公費醫療者,待遇標準不變;根據規定,六種免收借讀費的非本市戶籍學生和具有本市農業戶籍并在各類學校就讀的在冊學生,可自愿選擇參加此種保險。
政府為參保老人買單3月 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醫保處副處長王培亮介紹,今年7月1日至8月底,各學校、托幼機構、社保所等將陸續采集轄區符合參保條件者信息,登記錄入,并組織繳費。參保老人每年以自然年度為參保周期,學生兒童以9月1日至次年9月1日為參保周期。
據介紹,今年政府將為所有參保老人10月1日至12月31日3個月的參保費用“買單”,參保老人只需一次性繳納一年參保費用,便可于今年10月1日至明年12月31日享受醫療保險新政策
2013年起,北京“一老一小”保險的住院報銷比例提至70%,最高支付限額提至17萬元,實現“雙升”,而個人繳費水平不變,將惠及25萬參保群眾。至此,北京市所有城鎮居民住院報銷水平達成一致。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財政局2012年12月20日聯合下發《關于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從2013年1月1日起,提高北京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中“一老”和無業居民的住院報銷比例和住院最高支付限額,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提至70%,最高支付限額提至17萬元。據悉,該政策惠及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部“一老”和無業居民約25萬人,減輕群眾負擔約1億元。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自2010年整合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了統一的城鎮居民門診報銷制度,但因城鎮居民籌資水平不高,基金的“家底”不夠豐厚,因此住院報銷標準沒有完全一致。只有城鎮居民中的學生兒童,即“一小”的住院報銷水平“先行一步”,報銷比例為70%,最高支付限額為17萬元。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