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努力,武漢社會保障體系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從整體布局而言,武漢市社會保障正在不斷完善中,居民的保障工作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新的一年工作,武漢社會保障局將進一步打造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為大家服務。
“我們要讓市民有更體面的工作,享有更好的社會保障。”武漢市政協委員、武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徐良俊說:“目前武漢市等級失業率已經從前幾年5%以上降到目前3.8%,大多數人只要愿意工作,一個基本工作已經問題不大,但這遠遠不夠。”
徐良俊說:“接下來武漢人社局將努力讓市民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創造更多機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我們一些公益性崗位,工資不高,但很收歡迎,這說明就業不但是工資的問題,還有一個體面地問題。”
除就業外,徐良俊認為,社會保障也很重要,目前武漢已經健全了各項保障制度,但還有極少部分因各種原因沒完善,“十二五期間要讓所有人享有保障,同時提高保障水平,比如養老金保持10%以上增長。”
“如果說整個武漢夢是復興大武漢,那我們的武漢夢就是力爭讓老百姓收入更高,市民社會保障更好!”徐良俊說。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我國城鎮、農村保障是雙軌并存,但雙規合并肯定是未來趨勢。湖北省在去年提出將全省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合并,實施“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這個合并將進一步減小城鄉居民保障的差別,有利于保障公平。
本報評論員:以城鄉統籌建設確保農民保障待遇,我國有不少試點和成果,比如“成都模式”,其中有無武漢可借鑒的?
賀雪峰:成都模式主要是在土地上做文章:農民減少一畝建設用地,政府通過財政補貼30萬。通過土地的媒介,利用土地增減掛鉤的政策,成都實現了財政向農村轉移支付,以及城市資源向農村輸送。
成都跟武漢不一樣,成都是城區面積小于農村,武漢正好相反。我估計武漢農民數量相對來說并不多,可能沒必要學成都。其實武漢“1+6”城市布局這種做法本身就值得鼓勵。在6個新城區各重點建設一個“衛星城”,緩解主城區的人口壓力,平衡資源的分配,這種做法我覺得很可行。武漢建成區面積500多平方公里,正需要向周邊建衛星城區。從全國來講,建衛星城區是未來普遍趨勢。
市衛生局稱,通過新建與提升,到2020年,全市三級醫院總數由目前的36家增長到50家,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總量由目前的5.65萬張增長到9萬張,我市醫療衛生資源總量將實現大幅增長,看病難、住院難將大大緩解。
全市還將健全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按覆蓋3—10萬居民設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超過10萬人街道設置2個及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標準,調整和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到2020年,建成水平一流、環境一流的武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全市6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達到國家示范水平。
社保如何從異地轉到武漢?
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要將社保關系轉入武漢,要先在武漢具有社保賬戶,也就是說已經在武漢參保了,才能把外地的社保關系轉到武漢。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從外省轉入武漢,參保人需到轉出地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再憑此證、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到轉入地社保經辦機構進行申請。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