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一體化”,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能轉接”的原則,建立健全城鄉一體的養老保險體系,確保城鄉居民待遇實現了濟南養老保險標準統一、繳費檔次統一、繳費補貼統一和優撫政策統一。濟南市還高標準一步到位地使用了社會保障卡這個載體,依托新農保軟件資源,加載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功能,自主開發建成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城鄉居民參保等級、繳費管理、待遇支付、財務管理、個人賬戶、查詢分析等全業務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濟南市政府日前出臺《關于建立城鄉濟南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城鎮非從業居民也可自愿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包括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根據濟南市新出臺的政策,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或不符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愿參加城鄉濟南養老保險。
實施意見規定,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主要指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補助)、政府補貼等構成。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個人繳費部分,參保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個人繳費標準從每年100元至2000元,共分為12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濟南市政府還將依據國家規定或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據了解,國家規定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濟南在此基礎上增至每人每月60元。同時,縣(市)區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繳費即補。政府為每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資助,縣(市)區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政府繳費補貼部分在個人賬戶中單獨記錄。個人賬戶存儲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濟南養老保險根據這一實施意見,年滿60周歲、按規定繳費、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機關事業單位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鄉居民,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參保人死亡,其個人賬戶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
濟南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轉移:
1、濟南養老保險申報條件:職工跨統籌范圍流動繳費的,需要辦理轉移手續。
2、申報濟南養老保險所需材料:
(1) 濟南養老保險轉入:A、新簽訂的勞動合同、調動手續或戶口遷移證明等;B、用人單位為職工新建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C、職工本人調令或行政介紹信;D、職工本人檔案;E、轉出地開具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轉移清單》;F、原《職工養老保險手冊》;G、《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通知單》;H、原轉出地社保機構填寫《濟南市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轉入清單》一式兩份。I、社會保險機構規定的其他證件資料;
(2) 濟南養老保險轉出:A、與新單位簽定的勞動合同或職工本人的調令、行政介紹信(轉機關事業單位還需提供增編信復印件);B、與原單位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C、職工本人檔案;D、《職工養老保險手冊》;E、轉入地社會保險機構出具的轉入接收函;轉入地不出具的可到原轉出地社會保險機構申領填寫《濟南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基金轉移申請表》一式兩份;F、社會保險機構規定的其他證件資料;
3、濟南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理流程
(1)轉入:繳費單位先持組織調動、新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戶口遷移證明等材料向申請轉入的社會保險機構申請,符合規定的開具《職工養老保險關系(基金)轉入聯系函》和《濟南市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轉入清單》(一式兩份);繳費職工回原轉出地社會保險機構辦理完轉出手續后,持以上證件資料到社會保險機構辦理轉移手續,經社會保險審核無誤符合規定的,接續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審核新建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留存轉移單通知繳費單位領取。
(2)轉出:繳費單位持以上證件資料到社會保險機構辦理轉移手續,經社會保險機構審核無誤的,打印《濟南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單》和《濟南市繳費人員基本信息表》,通知繳費單位領取。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