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消息,一套融數據收集、業務代理、綜合查詢和管理監督于一體的省級社會保障網絡系統可望今年年底在遼寧建成,從而實現全省范圍內社會保障業務操作管理的現代化。從今天在此間召開的遼寧省社會保障網絡專業會議獲悉,獨家代理遼寧省社會保障配套金融服務的工商銀行遼寧省分行將承擔投資1.75億元完成這一大型遼寧社保網系統的工程建設。
即將啟動的遼遼寧社保網系統將是一個超大型信息綜合網絡,它由社會保障經辦機構、財政部門和工商銀行發放部門等3個廣域網子系統聯合組成。各子系統可在省市縣三級分別互聯,實現數據的橫向傳遞互換。整個系統其橫向可伸展到勞動與社會保障、民政、地稅、財政、金融等各有關部門,縱向可從省級延伸到市、縣及街道,涉及業務范圍包括社會保障5個險種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并具備從基礎信息采集、業務管理、一直到數據的智能化開發利用等功能。
據介紹,遼寧社保網除養老、醫療保險賬戶查詢、網上下載、通知通告欄目外,還開設辦事指南、政務公開、政策法規、熱點問答、城鎮居民醫保專欄等近20個欄目。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線咨詢相關政策和查詢個人賬戶信息,并可進行遼寧社保網上投訴,市社保局設專人定期解答市民在網上提出的問題。
到2001年6月底,遼寧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達到672.7萬人,離退休人員265.3萬人,基本實現全覆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征繳率達到90%以上;全省再就業服務中心內44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全部按時領取了基本生活費;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在這個基礎上,遼寧省全面啟動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
2001年7月8日,對遼寧人來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這天,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會議,完善遼寧社保網保障體系試點工作開始進入啟動實施階段。
為什么選擇遼寧作為全國惟一在全省范圍內進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的省份?
一位中央領導曾說:國有企業改革看東北,東北改革看遼寧。遼寧的情況在全國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遼寧省是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把遼寧作為全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重點地區,投入巨額資金,新建、改建了以鞍山鋼鐵聯合企業為中心的170多個大中型項目。
在改革開放中,遼寧這個老工業基地多年積累的矛盾,如:資源枯竭、設備老化、產品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等顯現出來;在企業改革及經濟結構調整中,大批富余人員從生產崗位上剝離出來,加上大量的離退休人員,企業的負擔越來越重。目前,遼寧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之比為2.5:1;在國有企業職工中,在崗職工276.5萬人,離開工作崗位仍保留勞動關系的離崗人員144.1萬人,離崗人員占國有企業職工總數的34.3%;在城鎮集體企業職工中,在崗職工80萬人,離開工作崗位仍保留勞動關系的離崗人員90.6萬人,離崗人員占集體企業職工總數的53.1%;全省國有、集體企業離崗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共502.7萬人,與全省國有、集體企業在崗職工人數356.5萬人之比為1.41:1;全省企業離崗職工總數、離退休人員總數均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從遼寧社保網上的幾組數字足見遼寧省企業負擔之沉重,國企改革和勞動力結構調整任務之艱巨。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人往何處去”的問題。只有建立健全遼寧社保網保障體系,妥善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和基本醫療需求,才能促進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保證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也才能真正實現生產力的大發展。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