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7日,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因涉嫌違規使用32億元社保基金而被隔離審查,涉案金額達百億人民幣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也隨之浮出水面。據稱,中央已經派出超過百人的調查組常駐上海,以圖徹查此案。上海社保局歷年來違規、違法操作的內幕已經顯露出來。
上海政府部門集社保資金行政主管與投資運營人為一身,即便在社保資金法制監管、市場運營呼聲日高的今天,也未有實質性改變。
在祝均一案發前,上海社保基金只受到過風險提示之類的溫柔警告,而祝均一在投資屢屢失誤、爛賬頻生的情況下能夠八年如一日地掌管上海百姓數百億元的活命錢,并以企業年金的形式將投資觸角伸向房地產業、上市公司、民營公司,顯然并不僅僅是因為祝均一能量大,而是祝均一所代表的龐大利益群體能量極大。以上海社保中心的主要投資運作平臺之一,民營企業家張榮坤旗下的福禧投資公司為例,能夠“虎口脫食”,動用社保基金成功地收購政府所持上海路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路橋公司)99.35%的股權,從而獲
上海社保基金案得滬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收益權,進而成為“公路大王”,獲得中國經濟中樞地帶之一、最富商業價值的數條高速公路運營收費權,這絕非向民資開放市場這么簡單。這一利益集團的蠶食路徑,形象地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塊無人真正擁有產權的龐大資產的“冰山融化”過程。
年輕的張榮坤之所以能夠大把拆借這些有著嚴格使用規定的年金,依靠的無非是權錢交易之道。無論是祝均一的落馬還是王成明、韓國璋被雙規,均與社保資金違規拆借給福禧投資有關,而為福禧提供便利的祝均一在這個過程中收受了巨額好處費。不僅福禧,還有一些房地產公司也通過種種關系可以從社保借到錢,這里當然需要給相關人員一定的回扣。自從祝均一案發后,曾經充當房產公司和社保之間的資金掮客,有如驚弓之鳥。
上海社保基金案之所以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一是涉案金額巨大;二是發生在關系國計民生的社保領域,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錢";三是眾多官員牽涉其中,中央查處此案的陣容非常龐大。
該案反映出了我們在公共基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以來,全國清理回收擠占挪用社保基金160多億元,至2005年底,還有10億元沒有回收入賬。如何建立社保基金征繳、管理、發放的科學運營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和公眾監督機制,已經成為當下中國社保問題的燃眉之急。上海社保基金案發生后,有關部門迅速做出反應,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勞動保障系統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監察部表示將建立專項檢查制度,每年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發放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直接對市縣進行抽查。
改革當前社保基金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不僅是保障廣大民眾老有所養的需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必要之舉。
錯位的監管模式,讓社保基金猶如置身狼群的肥羊,危機四伏。“雖然立法總是滯后的,我國針對社保基金監管的立 法并不是一無是處、從零開始,翻閱我國涉及社保基金的相關條例就不難發現,實際上從一開始我們就已經把立體多方位監管 考慮進去了。”北京某高校法學專家洪教授的觀點在網上論壇中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贊同。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 22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由財政部門依法進行監督。審計部門依法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情況進行監 督”。
由此可見,除了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也依法享有對社保基金的監督職責。“雖然該條規定試圖體現管理 和監管分離的目的,但是它很難在實際中發揮作用。”洪教授對該條規定分析時說道。確實如此,在實際操作中,財政部門和 審計部門很難對勞動保障部門的各種操作執行有效的監督,同時因為這兩個部門都隸屬于各級政府,所以也很難把基金和政府 隔離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依然沒有脫離地方政府自己監管自己的這個怪圈。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