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份,交強險的大門向外資開放以后,多家保險公司摩拳擦掌,想要分爭一塊車險蛋糕,時過五個月,利寶保險一枝獨秀,于10月初在廣東售出全國首個外資交強險保單,成為首家正式進軍交強險的外資企業,記者從利寶保險和北京保監局獲悉,利寶保險目前已經通過了北京監管部門的驗收,獲得了在北京銷售交強險的資格,如無意外,外資交強險京城第一單有望近期開售。
據該利寶負責人介紹,目前,利寶保險中國區下屬的四個分公司中,廣東、重慶、浙江三地的交強險均已開始銷售,只有北京市場尚未進入。此番在北京市場成功開賣交強險后,利寶保險將實現外資交強險第一單的全面“搶灘”。
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從今年5月1日起,交強險業務正式對外資保險公司開放。中資外資財險公司零距離肉搏戰一觸即發。過去幾年,交強險與商業車險捆綁銷售,使得中資財險公司在車險業務上一枝獨秀。試想一下,如果賽場上只有一隊選手,沒有競爭的比賽對于選手技藝的增長將十分有限,對于整個賽制的公平性也備受爭論。就當前的保險市場而言,車險絕對是未來增長的重頭戲,外資險企有著多年的從業經驗,能夠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服務理念,特別是在產品定價方面和客戶服務方面的差異化服務,充分競爭將推動我國車險服務升級。
迄今為止,除利寶保險外,美亞、安聯、三星、現代、中航安盟等5家外資財險公司也已經獲得保監會擴展業務范圍的批復,獲得在中國經營交強險的資格。
目前,這5家保險公司也在積極籌備交強險審批的相關手續,但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根據保監會的規定,外資險企開辦交強險業務,在保監會批準其變更業務范圍后,還需要向保監會提交經營交強險業務的資格申請,通過系統的審核和驗收后,才可以正式經營交強險業務。
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36家保險公司共承保機動車交強險1.14億輛次,實現保費收入983.42億元,但經營虧損高達112億元。
對于外資險企承保交強險,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交強險費率和產品并無本質差別,但交強險背后的商業車險卻是外資險企看重的巨大潛在市場。承保交強險,進而帶動商業車險市場份額的增長,是外資險企進軍中國交強險市場的主要目的。
從今年10月16日開始,利寶財險已經開展交強險業務,真正成為首家正式進軍交強險的外資企業。目前,消費者還只能在利寶大本營重慶,以及其浙江和廣東兩家分公司購買到該公司的交強險,而北京地區的車主尚不能購買到。
截至目前,已經有美亞財險、利寶保險、安聯財產保險、中航安盟、三星財險、現代財險等6家外資險企獲得批復允許變更業務范圍,而邁出實質性步伐的只有利寶保險。
按照中國保監會的要求,外資開辦交強險業務,在獲得保監會國際部關于擴大營業范圍申請的批復后,還需要向保監會財產險部提交經營交強險業務的資格申請。通過系統的審核和驗收后,才算是正式獲得經營交強險的資格。
據業內人士介紹,開展交強險業務的前期準備工作十分復雜,對公司的制度建設、人員儲備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保監會審核不僅要求外資險企的交強險系統能夠完成核心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實時對接、能夠實施交強險獨立核算;還要求相關系統支持見費出單,并與車險信息平臺對接、車船稅對接;針對交強險單獨出保單,使用單獨的險種代碼、實現車船稅代征代繳等功能。
五家險企實力現狀分析
美亞財險:無商業險經營經驗
美亞保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外資財產保險公司,其交強險業務首先選在了廣州和上海兩地。美亞目前在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和江蘇省設有分支機構,年保費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今年前三季度,美亞財險保費收入是8.66億元。
美亞財險為何率先選擇在廣州和上海開展交強險業務,或許可以從其各地的保費收入窺見一斑。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美亞財險在上海、廣東、北京和江蘇的保費收入分別是4.2億元、2.04億元、0.61億元和0.13億元。可見,上海和廣東是其經營基礎較好之地。
2011年年報顯示,美亞保險目前經營的險種主要有責任險、意外傷害險、貨物運輸險、企財險、短期健康險、信用險等險種,保費收入分別是3.29億元、2.74億元、2.50億元、1.25億元、0.28億元、0.26億元。其中,美亞責任險保費收入占比最大,為31.2%。同時,責任險承保業務也是美亞財險主要的盈利點,2011年責任險實現承保利潤0.38億元。
據了解,美亞財險近年來沒有經營商業車險。而交強險和商業車險總是相伴出現,對于消費者而言,外資進軍交強險市場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實際瞄準的是商業車險。而對于沒有經營過商業車險的美亞來說,交強險業務的放開意味著其擁有了交強險和商業車險兩個市場空白點,同時也意味著,其開拓業務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更大。
利寶保險:八成業務源于車險
向來低調的利寶保險近兩年一直保持著外資財險市場前三的地位。記者最新從利寶保險獲知,目前消費者在北京地區還不能購買到該公司的交強險,而在重慶、浙江、廣東其他三地皆可以購買到該險。資料顯示,利寶保險注冊地位于重慶,目前已經在北京市、浙江省、廣東省三地設立分公司。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利寶保險保費收入5.13億元,在外資財險公司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占比10%。
從保費收入來看,今年前8個月利寶保險在重慶收取了0.28億元保費;前三季度,該公司在北京、廣東和浙江的保費收入分別是1.25億元、0.24億元和1.13億元。可見,北京地區也是其保費的重要來源,為何未能在京開展交強險業務,記者致電利寶保險,但截至發稿時間仍未得到公司的答復。
與美亞財險“靠責任險打天下”不同,利寶保險近80%的保費收入來自于車險。利寶保險2011年年報顯示,全年保費收入5.2億元,車險保費收入4.1億元,占比79%;車險虧損0.9億元,占虧損總額的86%。另外,意外傷害保險、責任保險、貨物運輸保險是公司的主要險種。
記者還從利寶保險了解到,此前利寶保險一直通過與其他保險公司合作曲線開展交強險業務。外資保險公司受理商業險,與其合作的財險公司受理交強險。比如利寶保險在重慶與大地財險合作,在廣東則與華泰財險合作。
至于此次利寶保險之所以能夠搶占先機,率先開展交強險業務,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于該公司有現成的系統,只需把交強險業務并入即可。
安聯財險:車險占比7.4%
7月1日,保監會同意安聯財險在廣東省行政轄區內及已設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內,經營機動車交強險業務。
從安聯財險的經營區域來看,目前公司能夠承保交強險業務的地區只有廣東和上海,其在兩地的保費收入分別是4.48億元和0.19億元。目前,安聯財險在外資財險公司中排名市場第三。
2011年報顯示,安聯財險保費收入是4.48億元,有1億元來自于責任險,其次是企財險、建工險、貨物運輸。車險保費收入只有0.33億元,占比僅有7.4%。2011年安聯財險凈虧損702.5萬元。
中航安盟:市場地位躍居第五
9月17日,經中國保監會批準,中航安盟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擴展至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對于成立不足兩年,只有兩家分公司的中航安盟的來說,能夠迅速取得交強險經營資格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目前,該公司還只能在四川和吉林開展業務。
去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加盟安盟保險,持股50%,為其帶來了不少股東業務。去年年末,“資源一號”02C衛星的保險項目就是由其承保的。曾有中航安盟內部人士向媒體表示,一定會利用好股東資源,挖掘更多大客戶。
去年上半年,安盟保險保費收入只有1993萬元,在外資財險中墊底,排名僅僅超過富邦保險和日本興亞;今年前三季度,中航安盟保費收入2.79億元,躍居外資財險公司第5名。今年上半年,中航安盟在外資財險公司中的地位還一度躍居第二。
年報顯示,2011年公司共取得保費收入13403萬元,較2010年保費收入增長96%。其中,機動車商業保險保費收入2646萬元,占商險保費收入55%。吉林省分公司商險保費收入782萬元,占安盟全部商險保費收入16%;四川地區商險保費收入4026萬元,占安盟商險保費收入84%。2011年,中航安盟虧損0.43億元,主要是由于車險虧損較大造成。
三星財險:車險占比12%
10月26日,三星財產保險也獲得了保監會變更業務范圍的批復。
三星財險是韓國三星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財產保險公司,隸屬于韓國三星集團。母公司是韓國最大的財產保險公司,設立7年,在北京市、天津市、江蘇省、廣東省設立了分公司。
2011年,三星財險4.29億元保費收入主要來源于貨物運輸險、企財險,分別占比41%、37%,分別實現利潤0.39億元、0.34億元。而商業車險僅有0.5億元,占比12%。三星財險是為數不多的實現盈利的外資財險公司,2011年報顯示,凈利潤0.63億元。
現代財險:車險是第二大保費來源
同是在10月26日這一天,另一家韓國獨資保險公司(韓國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現代財險也獲得了保監會變更業務范圍的批復。
目前,該公司只能在北京市和山東省開展業務,2011年公司經營的保險產品中,原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是企業財產險、機動車輛及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貨物運輸險、責任險、船舶險,這五大險種保費分別是3662萬元、2222萬元、1462萬元、1203萬元和772萬元,合計占公司2011年保費收入的95.1%。今年前三季度,現代財險收取7430萬元保費,在外資財險公司中排名第17。
無論體量有多大,外資正積極在交強險領域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隨著外資財險進入交強險領域,各家保險公司的虧損會隨著市場份額的下降而攤薄,但究竟有多大改變還很難說。上述市場人士表示,外資要有足夠的耐心,至少在3年內,交強險的經營狀況不會有較大改變。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