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08年11月4日下發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明確:組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市人事局的職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職責、市醫療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掛市外國專家局、市醫療保險辦公室牌子。組建市公務員局,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不再保留市人事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市民可以登錄上海社會勞動保障局的官方網站,查詢最新的社保信息、社會保障制度、政策等。
職工繳納城保的基數如何確定?
職工當年個人繳費基數按其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性收入確定,高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低于上一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60%的,按60%確定繳費基數,并按四舍五入原則先進到角再進到元。
首次參加工作和變動工作單位的繳費個人,應按新進單位首月全月工資性收入確定月繳費基數。
單位繳納城保的基數如何確定?
繳費單位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按單位內繳費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
原享受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的人員納入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后,2013年養老待遇如何調整?
從2013年1月1日起,原享受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人員每人每月增加70元。年滿70周歲的原老年居民,高于部分繼續享受。
調整后即:未滿70周歲人員養老待遇標準為470元,年滿70周歲人員養老待遇標準為570元
新生兒如何辦理參保手續,領取就醫憑證?
新生兒在報入本市戶籍后,到戶籍所在鄰近的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醫保服務點辦理參保登記繳費手續,領取《社會保障卡》或者《醫保卡》和《就醫記錄冊》作為門急診醫療的就醫憑證;再憑繳費憑證到戶籍所在街道(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領取《少兒住院基金醫療證》作為住院醫療的就醫憑證。新生兒參保后的醫保待遇從出生之日起享受,已經由個人現金支付的醫療費用,可以到就近的街道(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醫保服務點審核報銷。本市持“引進人才”類居住證人員的新生兒在領取《上海市居住證》后,參照本市戶籍的新生兒辦理登記繳費和審核報銷手續。
什么時候辦理登記繳費手續?什么時候享受醫保待遇?
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需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辦理登記繳費手續,于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相應居民醫保待遇。
登記繳費期截止后,符合居民醫保參保條件的人員可以中途參保。中途參保人員(新生兒等除外)應按照年度標準繳費,并設置3個月等待期,等待期滿后方可享受居民醫保待遇。
城保、鎮保參保人員由在職轉退休,何時起享受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人員)的醫保待遇?
城保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可領取養老金的當月,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保費計入其個人醫療帳戶的部分,按照其在職最后一個月的計入標準計入;其醫療費用的支付,按照退休人員的醫保規定執行。鎮保參保人員由在職轉為退休,從正式領取養老金的當月1日起,即可享受相應的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人員)醫保待遇。
城保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可領取養老金的當月,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保費計入其個人醫療帳戶的部分,按照其在職最后一個月的計入標準計入;其醫療費用的支付,按照退休人員的醫保規定執行。鎮保參保人員由在職轉為退休,從正式領取養老金的當月1日起,即可享受相應的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人員)醫保待遇。
從業婦女享受生育生活津貼的計發標準是多少?
參加本市城鎮生育保險的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其生育生活津貼按照女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除以30天再乘以應享受的產假天數計發,所需資金由本市城鎮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1、從業婦女的月生育生活津貼標準,為本人生產或者流產當月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從業婦女生產或者流產時所在用人單位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高于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發;低于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發;但低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規定的生育生活津貼最低標準的,按最低標準計發。
2、從業婦女生產或者流產時所在用人單位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高于本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高出部分由用人單位補差。
3、從業婦女生產或者流產前12個月內變動工作單位的,其月生育生活津貼按照其生產或流產前12個月內所工作的各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加權平均數計發。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