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險行業不斷發展,購買保險的人增多,不少違法分子覬覦保險費制造出各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近來頻發的假保單事件讓消費者感到不安。
近來,很多投保人寧可放棄送單上門的電話銷售便捷服務,也要選擇親自跑腿到門店領取保單。在他們看來,保險其實也并不“保險”,這都是假保單惹的禍。
近來頻頻出現的假保單事件令一些客戶對投保過度小心以求保險,所以才會出現電話銷售門店竟出現客戶上門取單擠破頭的現象。特別是購買了車險的保戶,由于電話車險作為一種遠程交易,雖然保險公司很周到的為消費者提供了送單上門和移動POS機刷卡繳費等服務,但是許多車主更習慣見到人才放心的投保模式。電銷保險卻出現門檻被擠爆的尷尬場面,只能說明現在的保險環境著實很不令消費者放心。
三因素滋生假保單
最近,保監會召開加強反保險欺詐工作視頻會議,其中就談及假保單的描述。
保險欺詐包括保險金詐騙類欺詐、非法經營保險業務類欺詐、保險合同詐騙類欺詐。其中,保險合同詐騙類欺詐行為包括銷售非法設立的保險公司的保單、假冒保險公司名義制售假保單、偽造保險公司單證及印章等材料欺騙消費者,以及利用保險單證以高息為誘餌的非法集資等行為。
保監會紀委書記陳新權在會議上對包括假保單在內的欺詐案頻出的原因做出解釋。
原因一:社會公眾對保險欺詐犯罪的危害認識不夠,部分保險消費者的保險理念和反欺詐意識還不強,對保險的功能作用認識模糊,缺乏分辨保單真偽的基本知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原因二:反保險欺詐的外部環境亟待改善,反欺詐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滯后,刑事打擊力度尚需加強。
原因三:保險機構反欺詐的主體作用發揮不夠,保險行業反欺詐意識不強,公司內控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內審監督力度亟須強化,部分公司反欺詐手段落后,系統、有效的反欺詐工作體制尚未形成,缺乏行業信息共享機制,在制度化、規范化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假保單的猖獗難道就這樣放任自由嗎?其實早在今年的上半年,“打三假”的保險監管風暴已經悄悄鋪開。所謂“三假”,是指非法設立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假保單和虛假賠案,也就是假保險公司、假保單和假賠案,主要是在保險公司內部通過自查、互查的方式進行摸底。8月份官方宣布已查處案件42起,其中假保險機構23起、假保單4起、假賠案15起,“打三假”成為下半年保監會工作的重中之重。相關發言人透露,此次的“打三假”行動是與公安部門合作的。行動長達八個月,將在年末收尾,而打擊力度之大也是保險行業前所未有的。之所以狠下決心整治行業亂象,是因為保險這一與百姓生活聯系最緊密的金融產品受到的非議和輿論壓力最大。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說,有關銀行保險、保險銷售誤導,以及一些匪夷所思的保險類投訴一直較多,而主要的投訴者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年輕人反倒沒有這樣的投訴意識。
當然,除了相關監督部門和執法部門的把關,作為消費者,我們也要一定的警惕心。雖然出現上述保險門店人滿為患的現象大可不必,但是簡單的辨別能力還是必要的。具體的辨別方法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已經做過不少的介紹了,這里就不再重復。但是提醒消費者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有些存在懷疑的保單,特別是對保費比較低,保險時間比較短的保單,可以通過撥打保險公司對外公布的客服電話進行核查。
投保人究竟應該如何提高警覺意識、甄別假保單呢?
第1招查看保單是否規范
保單是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的合約,也是未來發生事故時索賠的證據,投保人一定要確認其真實性、合法性與規范性。
海南保監局局長王小平曾介紹甄別的方法。首先,真保單上都自帶、印刷有發票代碼、流水號、限售地區等信息及字樣,而假保單上往往沒有此類信息,即使有也是用手工打印上去的;其次,真保單上生效時間的標準寫法是“×年×月×日×時×分生效”,而假保單上生效時間寫法往往很隨意;再者,真保單的背面都公布有保險公司的客服電話,供消費者即時查詢,而假保單上往往沒有。
保險專家建議,拿到保單后,應查看是否有保單號、險種名稱、保單生效時間、保險期間、保險金額、被保險人姓名及身份證號等關鍵內容,注意購買的是哪家保險公司的保單,查看保單印章是否清晰。
第2招確保投保渠道正規
從以往出現保險詐騙的案件來看,有部分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原本就不具備銷售資格,而在現實中,投保人在投保時接觸最多的恰恰又是保險營銷員。因此,保險專家提醒,在通過營銷員渠道購買保單時,有必要對營銷員的身份進行核實。
保險監管部門已經要求每一位保險營銷員必須具備相應資質,并獲得展業資格才可開展業務。營銷員在展業時必須佩戴展業證。專家建議投保人在投保前切忌急于付錢簽單,一定要看清營銷員是否佩戴展業證,并可登錄保監會官方網站核實營銷員是否具有展業資格,或者通過營銷員所在公司了解其真實情況。
目前,如電銷、網銷等新型的銷售渠道不斷出現。對此,保險專家提醒,應該到具有銷售資質的網站購買,購買電銷產品時應核實并認準保險公司的電銷專屬號碼。
第3招繳費應零現金操作
保險監管部門為了反欺詐,特別規定“保險營銷員上門向投保人收取保費的,金額不得超過1000元”.投保人繳費超過1000元現金,應該通過銀行轉賬或到保險公司營業大廳辦理。一旦有營銷人員收到大額現金而又私自送上保單,投保人應該主動與保險公司客服中心聯系,核實保單信息。
保險專家還是提醒投保人,為了杜絕騙保隱患,無論保費多少,投保人最好不要將保費直接交給營銷員,應到公司正規的營銷場所繳納或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直接轉入公司賬戶。據了解,絕大多數保險公司已經要求實現零現金繳費,如果有營銷員主動提出代收保費實屬違規。
在進行銀行轉賬前,投保人要通過保險公司客服中心核對銀行賬號是否正確。保險專家指出,保險公司所開設的都是企業賬戶,戶頭必須是“××保險公司”等字樣,投保人不要將保費轉賬到以個人名義開設的賬戶。
第4招核實出單機構合規性
有些機構利欲熏心,以提供保障為借口來騙取投保人的信任。面對行騙者,投保人往往總是弱者。例如曾經被曝出的恒亞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即為非法機構,但其有辦公場所、網站、客服電話以及看似正規的保單等,普通人很難明辨其真偽。
保險專家表示,通常情況下,行騙的機構銷售的多為短期意外險,尤其以短期航空意外險為主,如果投保人未聽說過的保險機構或保險代理機構,可以向保險行業協會、當地保險監管部門咨詢。對于從代理機構購買的保單,投保人也要及時提供保單號給保險公司核實真假。保監會提醒投保人,可登錄保監會網站查詢合法保險公司信息。
第5招登錄協會信息平臺查證
除了通過保險公司客服電話、官網查實保單信息外,目前有地方行業協會也開通了保單信息平臺。去年“十一”前,北京保險行業協會開發的意外險信息平臺上線,與在京各保險公司數據系統對接,為意外險客戶提供保單查詢和短信提醒服務,以堵截假保單流入市場。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