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晚,劉先生在收看某省級股評欄目時,在屏幕下方滾動字幕中看到一則“薦股”短信號碼,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劉先生用手機向對方發過去一條短信。第二天,一個廣州號碼便打了過來,并聲稱自己是廣州某投資理財咨詢公司的業務員,說如果劉先生對該欄目有興趣,可以交5800元會費成為他們的會員。
劉先生心想,既然是省級衛視播出的,而且對方講的栩栩如生,十分逼真想必錯不了。于是,當天下午劉先生就向對方提供的賬號里轉賬5800元。錢到賬后,對方將一份客戶服務合同傳真給了劉先生。
可是,接下來的事件就更讓人感覺蹊蹺,投資理財咨詢公司內部的各部門人員輪番打電話“轟炸”劉先生,讓他將錢匯入公司賬號,由公司代為購買新股。劉先生最終沒能躲過對方“炮彈”轟擊,向對方賬號又打入15萬元。
大家可能認為事情至此已經結束了,那就大錯特錯了。沒過幾天,公司又給劉先生打電話了,不過是“報喜”--賺了82萬。可是,要把賺的錢拿回來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先交20%手續費。萬般無奈之下,劉先生又打了15萬元。再此之后,大家想象的事件就發生了,對方再也聯系不上了。
可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旁人看來上文中劉先生第二次打款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而劉先生竟然會天真的認為,把15萬元打過去后,對方就會打過來82萬元。
其實,受害人在把第一筆錢匯出后可能就已經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但是他們不甘心,不愿意接受自己一夜暴富的夢想就此破滅,并且還想把原來的錢撈回來,結果是越陷越深。而投資理財咨詢公司為了讓受害人主動將錢交出來,也可謂煞費苦心。
據了解,這些所謂的投資理財咨詢公司業務員都有一部“攻心指南”。它主要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交業務員如何與客戶套近乎;另一部分則是針對客戶常提的問題設計的“標準答案”。如此,也就難怪那么多人前仆后繼地往里砸錢。
隨著收入水平不斷提升,錢袋子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理財需求也是水漲船高。同樣,投資虛火旺盛也導致了投資理財咨詢公司日益升溫。然而,投資市場魚龍混雜,層次不齊,再加上許多人一心向“錢”看,結果就掉進了不法分子設的“陷阱”里。、
案例:“小姐您好,我們是一家投資公司,我們推薦的股票絕對保證收益,您可以先免費嘗試,然后再做決定……”在股市里嚴重虧損的林小姐最近經常接到類似的薦股電話,不過這天聽說能夠免費試用,林小姐還是動了心。林小姐嘗試購買了幾次薦股公司推薦的股票,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這使她在猶豫中花了19998元成為了這家公司的黃金會員。成為會員后,林小姐薦股公司所推薦的股票就連續讓林小姐出現虧損,基本是買什么跌什么,林小姐疾呼上當。
像林小姐這樣受騙上當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事實上,非法的短信或電話薦股模式已經延續多年,監管部門對相關詐騙機構查處了不少,但卻屢禁不止甚至更加猖獗。原因在于這是門暴利生意,只要幾部電話或手機,幾個能忽悠的人就可以運營。此類不法機構往往都是采取讓會員“步步入套”的方式,所薦股票經常性漲停打動投資者后,薦股者開始邀請投資者入會。投資者成為會員后,開始期盼著手中個股天天漲停的好運,但往往事與愿違。
一些打著“零風險、高收益”旗號的投資理財咨詢公司的背后存在著很大的貓膩,在理財投資日益盛行的今天,安全性依然值得商榷,不要誤入不法分子設計的騙局里。
證券公司理財產品受歡迎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