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傷保險條例是200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公布 根據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于2004年1月1日起實行,生效了5年之久。直到2009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起草《工傷保險條例修正案(送審稿)》報請國務院審議,草案審批通過后便是最新版的工傷保險條例2010版出臺。
1.為什么要制定《工傷保險條例》?
制定《工傷保險條例》,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換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
200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公布了《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實施。2010年12月8日,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光宇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2.工傷保險制度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工傷保險條例(2010年修訂)》(以下簡稱《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3.哪些人擁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
4.工傷保險工作由哪個部門負責?
《工傷保險條例》第五條規定,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工傷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稱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事物。
5.哪些情形應當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包里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6.哪些情形可視同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7. 哪些情況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雖符合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8.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時限如何規定的?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事先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位在規定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