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組織醫生和財務人員集體作假,只要上海醫保參保人繳納一定的開票費,就可以為其開具一套完整真實的病歷及收費單據,助其騙取上海醫保基金。
近日,一起異地詐騙醫保窩案在上海市閘北區人民法院判決。“這是一件性質非常惡劣,影響也非常大的案件。”上海市醫保監督檢查所副所長陳金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根據上海市閘北區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被告人李承華,原系江蘇省泰興市天星衛生院院長,于2009年起授意該院幾名醫生和財務工作人員,為42名上海市醫保參保人員開具虛假的《住院費用明細匯總單》、《收費收據》以及《出院小結》,上述醫保參保人員則利用這些票據,向包括上海市閘北區在內的多家醫療保險(放心保)事務中心共計騙取報銷醫療費約100多萬元。
根據上海的醫保政策,在外地醫院急診或急診住院的上海醫保參保人,可以憑借病人的《住院費用明細單》、《收費收據》以及《出院記錄》等材料,回到上海報銷相關醫療費用。
在今年1月初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告人、原天星衛生院主治醫生丁新民曾表示:“這個也不是什么秘密,也沒有什么秘密可言,大家都知道的。”
一旦造假形成共識,整個的流程就顯得公開而簡單:參保人將自己的基本信息提供給醫生,醫生寫個單子,到財務室繳納2000元的開票費,再把收據交給醫生,醫生就會開具假病歷給參保人。
虛構病歷上多是常見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護士再把病人的體溫、服藥記錄補充進去,然后交給主治醫生簽字,一份病歷就完整了。
此外,還需要一張費用明細單,也需要編造住院費、藥費、氧氣費、檢查費等內容,再拿到財務開具發票。
票據完成后,參保人就可以拿著這些票據,回到上海醫保事務中心報銷。陳金江說,這一套流程,在天星衛生院的運作,就如同一個工廠的流水線一樣,順暢無比。“這些參保人的報銷金額都在1萬元以下,報銷內容也基本相同。”陳金江說。
被告人陳琴2004年戶口從江蘇遷到上海,醫保關系也隨之遷入上海,因為天星衛生院里有熟人,曾經帶公公去看病,并從醫生那里聽說可以開具虛假票據的消息。于是陳琴找了三個上海醫保參保人陶雨蘭、韓群和陳國良,以每月200元的價格把參保人的醫保卡租借過來,自己到天星衛生院虛開發票,每次支付給醫生好處費2500元。
憑借天星衛生院開具的三套虛假的醫保報銷憑證,陳琴騙取了2.1萬元醫保報銷款。“這其中,每個環節上的每個人,都是獲利者,但是嚴重損害了醫保基金的安全。”陳金江告訴本報記者,每開具一套虛假病例收到的2000元開票費,并未進入衛生院的賬戶,而是進入了李承華的另外一個賬戶。
此案的辦案檢察官曾表示,醫生每開具一套票據,可以獲得200元好處費。在今年年初的媒體采訪中,便有醫生稱,當時受到院長威脅,如果不做就待崗或者下崗。
而早在2010年,上海醫保監督檢查所便已盯上天星衛生院,并多次前往調查,由于一切票據均是醫院開具的,因此“查不出問題,最終還是在其他案件調查中,發現部分涉及此案的參保人員壓根兒沒去過泰興當地,才找到了突破口。”陳金江說。
陳金江對本報記者說,隨著異地騙保案件的增多,如果同一時間有來自一個地區的幾筆報銷單據,醫保事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會很警惕。“當然,還有一些判斷的指標,比如,如果是衛生院的單據,病床數不可能大于100,不可能有CT、核磁設備。”
2006年上海市閘北區警方破獲了一跨地區家族型詐騙醫保金案件,引發懷疑的原因之一就是發票中有一張CT檢測報告,而按照常理推斷,一個僅有3萬人左右的小鎮,醫院的醫療設備不可能非常完備。后來的實地調查也證實,該鄉衛生院確實沒有CT設備。
而類似天星衛生院的騙保,并非個案。李承華稱,自己的做法其實都是從別的衛生院那里學來的。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