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養老保險是國家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確保農民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農民工個人繳費和用工單位繳費以及政府財政收入共同構成了農民工退休所領取養老金的數值。根據政策規定,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以后,可以在退休時享受更多的養老金權益。現行城保制度的有些政策,難以完全適應農民工的特點,造成了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困難。農民工養老保險如何轉移?農民工養老保險查詢方法有哪些?
城鎮農民工是隨著我國城鄉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而產生和發展壯大的群體,是生活在城鎮和農村之間的邊緣人,具有流動性強、非正規就業多、自我保護能力差等特點。怎樣將農民工平穩地納入社會保險制度體系,是我國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就得從建立農民工養老保險的必要性入手,分析農民工養老保險中的問題與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農民工養老保險問題的建議。
農民工養老保險怎么轉移
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實施全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制度。《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規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包括農民工在內所有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在跨省就業時隨同轉移,在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的同時,還轉移12%的統籌基金(單位繳費)。
中國的養老保險模式,是統賬結合模式,即基本養老保險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兩塊。統籌賬戶由企業繳納,一般不超過工資總額20%。個人賬戶由個人按工資的8%繳納。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負責人的說法,農民工按照今天公布的辦法參加養老保險,只要履行了同樣的參保繳費義務,就享有與城鎮職工同等的養老保險權益。
也就是說,到達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年齡的農民工,將按照與城鎮參保職工一視同仁的原則計發相關待遇:繳費滿15年以上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不滿15年的,而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的,由社保機構將其養老保險關系及資金轉入其家鄉的新農保制度,按規定享受新農保待遇;沒有參加新農保的,比照城鎮同類人員,一次性支付其個人賬戶養老金。
根據現行政策,參保人員如果跨統籌范圍流動,只轉移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轉移統籌基金,不同參保地的繳費年限合并計算,由最后參保地負責辦理退休。而養老保險跨省轉續之所以近年來持續關注,主要就是因為“單位繳費”的統籌賬戶基金無法隨人轉移。“這直接影響了農民工的參保熱情,并導致了每年春節期間,沿海發達地區出現大量農民工退保潮。”現在新規定可以為退保潮,降溫。
農民工養老保險如何查詢(以上海為例)
方法一:社會保障中心查詢
如果投保人對自己的社會保障賬號不太清楚,那么,可以攜帶身份證到所各區社會保障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進行查詢。
方法二:電話咨詢
投保人還可以通過撥打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服務電話“12333”對上海農民工養老保險的相關問題與政策進行咨詢與信息查詢。
方法三:互聯網查詢
登陸上海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主頁,點擊“網上辦事”,然后點擊“個人辦事”,最后選擇社會保險欄目下的“個人賬戶查詢”,即可以輕松實現上海農民工養老保險的查詢。
您的信息僅供預約咨詢所用,不泄露至
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