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父母的健康,是兒女特別關心的事情。父母操勞了大半輩子,到了安度晚年的年齡。眾所周知,老年人到了70歲以后,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免疫力下降、骨質疏松以及生理機能衰退等,這些都會導致意外事故或疾病的發生。
兒女為家中的老人選擇一款合適的保險,一方面是對全家的健康安全著想,另一方面也是對老人的一片孝心。然而,部分保險投保時是存在限制條件的,老人購買保險時“一險難尋”的情況也時常發生。商業保險都是以風險發生幾率計算保費,“七十歲老人保險”風險高、賠付率大,可以投保的公司有諸多限制。那么,該如何挑選一款適合家中七十歲以上老人的保險呢?
居民醫療保險作為基礎的保障,也是退休老人醫療保險的一種。醫療保險在老年人患病就醫時,能一定程度的減輕經濟負擔,應該及時申請。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由于政策不同辦理流程也不同,申請時應提前咨詢當地社保局。
農村醫療保險報銷:老人門診就醫,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可報銷60%;老人住院就醫,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老人患重大疾病時,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進行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
城鎮醫療保險報銷: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準補足差額。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三級醫院起付標準為650元,報銷比例為50%,上限為2000元;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準,報銷比例為65%。(以上報銷醫療費用范圍需在10萬元以下)
家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由于身體機能下降,有可能會出現腿腳不方便、骨質疏松、視力不佳等病態,使意外事故發生的幾率大大增加。作為子女的我們,就應該及時為父母購買一份意外保險,在意外發生時有備無患。
意外保險相比與其他險種,價格實惠保障程度高,購買條件也不會因為年齡而受限制。在購買七十歲老人的意外保險時,保險的保障額度一定要足夠高,那些含有意外住院津貼的保險是最合適的選擇,可以用來補充社保以外的支出部分。另外,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補充意外重癥監護津貼和救護車服務津貼,針對一些突發狀況產生的費用,可以做到經濟上的補給。
對于家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投保一項重疾險。因為重疾險險種理賠成功概率高,剛好彌補了老年人投保的短板(部分商業保險公司認為七十歲以上老年人保險風險過高而不予投保)。重疾險的核心作用是通過提供定額的保險金,降低醫療費可能帶來的家庭財務負擔,當然這筆費用也可以作為一筆康復費用。
重疾險與投保人的年齡關聯性高,也就是說投保人年齡越大,相對應需要的保費就收取越高,而且還有可能出現倒掛現象(就是所交保費大于保險金額)。所以,子女們就應該提前為家中父母置辦重疾險,可以以消費型的重疾險作為主要選擇。
在選擇家中七十歲老人保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重大疾病作為老人最需要的保障,應該涵蓋類似: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后遺癥等七十歲以上老年人常見易患的重大疾病。
對老年人來說,一項意外傷害險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緊急時刻的額外保險服務也是需要考慮到的。當老年人摔倒骨折或車禍發生意外時,都應該立即叫救護車。所以,選擇一項像這樣包含救護車服務津貼的意外保險,不需要再擔心額外費用。
父母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們,當他們老了,我們有義務為他們提供一個幸福的晚年。在他們身體健康狀況不好時,看病與健康護理是必不可少的。老人經常會心疼花在看病上的錢,因此,為他們提前購買一份綜合的健康保險,在看病治療時有足夠的補貼。這樣的話,老人不會擔心花錢看病,身體健康狀況就恢復得更快。
隨著金融理財市場持續低迷,不少投資者將目光投向了保險產品。作為以保障為本質的理財產品,保險雖然不具備高收入的特質,卻因其穩定、保本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各大保險公司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推出各種類型的保險新品。那么,對于這些保險新品,市場反應又如何呢?
新品保障保額有亮點
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受到市場影響,具備投資功能的險種已經不再倍受矚目,反而是偏保障型的險種更順應市場需求。“這可能與日益受關注的養老話題有關。”友邦保險江蘇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回歸保障才是保險業發展的趨勢。該公司新推的“友邦全佑一生七合一保障計劃,就集身故、全殘、老年護理、癌癥康復、疾病終末期、重疾分級保障、意外綜合保障為一體。相較于之前推出的壽險產品,保障最為齊全。
另外,在保額的提升上,新產品也有所體現。據了解,以部分壽險產品的費率計算,年繳納保費3000元左右,人身保障一般在50萬-80萬元。
“保額不足一直是國內壽險產品的瓶頸。”一名業內人士表示,而隨著保障功能的回歸,保額也得到提升。以太平洋壽險新推的一款定期壽險為例,30歲投保,年繳保費1100元,分期20年繳清,最高可享100萬元保障,包括意外身故或意外全殘保障、非意外身故或非意外全殘保障。
高端險可“資產保全”
在回歸保障的同時,保險公司也開始“進軍”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的高端收入客戶。如近期保險市場面世的國壽新康寧、太平人壽“金生恒贏”、“南水一號”、泰康愛家之約等均頗受歡迎。
50歲的章先生是一名私營企業主,上周為12歲的兒子購買了一款年繳保費20萬,10年繳期的高端保險,總價200萬的保費足以納入“富人險”的行列。其保障范圍是:如果這期間章先生出現身故、重大疾病、醫療、全殘等情況,則次年起保費不用繳納,該份保險一樣生效;若其兒子出險,單次保額100萬元以上,繼續繳保費后,保險合同可延續;若未出險,不僅可以返還本金,還可領取創業基金、生育基金、養老金。
根據《保險法》規定,受益人領取保險金受法律保護,保險資金不能被抵債。一旦企業破產,這將成為企業主的資產保全工具。“而這一功能,恰好是銀行存款、理財產品所不能實現的。”一名資深保險師介紹說。
保險公司大打“婚姻”牌
“生活需要未雨綢繆,婚姻也需要經營,把‘愛你一生’從口頭承諾換成一份有效約定?這不是天方夜譚——近日閃亮上市的‘某某公司愛你一生婚姻保障計劃’將為婚姻增添幸福砝碼……”這是某保險公司近日上市一款婚姻保險的推廣廣告,妻子作為被保險人,由丈夫購買保險;即便離婚,保單利益也將由妻子享有。
按照這款產品的宣傳案例分析,一對事業有成的30歲新婚夫婦,丈夫選擇一次性交納50萬元,為妻子購買50年期的這款產品,契約約定保單所有權益歸妻子享有。第五年全部保費50萬元進入萬能賬戶開始累積生息,第五十年累積金額將高達400萬元。同時,丈夫在66周歲之前還可享受120萬的意外身故或全殘保障。其間,不管這段婚姻是否持續,這份保險的受益者歸屬于妻子。
不過,對于自己是否考慮購買,大家基本表示沉默。“保險真的能夠保全婚姻嗎?”一位打算10月3日結婚的準新娘說,這類保險僅僅只能滿足女性的心理需求罷了。眾所周知,婚姻靠感情來維系,寄希望于一份保險單來保證婚姻的長久美滿,顯得一廂情愿了。
買保險可不宜扎堆
雖然保險新品扎堆,但保險專家提醒,投保人在新品頻發時投保,更要擦亮眼睛,切忌跟風投保。以婚姻保險為例,在國外婚姻保險以婚姻的存續為保險標的,側重通過保險的手段保全婚姻。如果在保險期間內,夫妻一方不幸身故,另一方可以領到保險公司的撫恤金;如果婚姻存續達到保單規定的條件,還可以領到保險公司給付的保險金。相反,如果中途離婚,保險公司會選擇給予被遺棄者以相應保障。而國內的“婚姻保險”更關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的健康生存狀況。保單規定被保險人為妻子,投保人可為被保險人本人或被保險人的近親屬。這類保險一般規定如果婚變,退保金只能歸屬女方,并采用了特別約定方式對失敗婚姻中的弱者\(多數為女性和小孩\)給予經濟補償,以避免更多“單親貧困母親”等現象的出現。
“有的客戶,看朋友買了什么險種,自己就買什么,卻往往買了并不合適的產品。”信誠人壽江蘇分公司一名曹姓負責人建議,在制定保險計劃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結合對未來預期通過專業人士量身定做,“現在大多保險公司都能夠提供一對一制定保障計劃的服務,應多聽專家建議,保費方面也應量力而行。”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