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投資者也許會發現,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高收益的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逐漸成為個人理財倍受青睞的產品。隨著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的提升,也為互聯網金融產品產生一定沖擊。開心保理財專家表示,投資者可以將銀行中長期理財產品納入長期個人理財規劃中,鎖定高收益。
“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5.55%,門檻只有5萬元,期限為一年”,上周興業銀行泰安分行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讓市民李先生馬上決定買入,而這樣的中長期理財產品,近些天來成為銀行競相發力的產品。記者從泰城各家銀行在售理財產品中梳理發現,各銀行中長期理財產品數量占比逐漸增高,總體質量也較高,包括產品收益率等投資者最關心的方面,都具有優勢。如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募集期在5月14日到20日的10只新發產品中,6只產品為半年以上中長期產品。建設銀行(601939,股吧)5月19日到23日新發3只100天以上中長期產品。工商銀行5月19日新發的7只產品中,也有4只為中長期產品。
相比收益率一路下滑已經跌破5%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銀行近期新發中長期理財產品在收益率上優勢對比鮮明,這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一項重要因素。“一個多月的短期產品,募集期就要五六天,收益率才4%多,平攤一下可能還不到4%。”市民王女士說,她一直認為中長期產品收益更為靠譜,“現在3個月以上的收益率都超5.4%了,募集期多幾天也平攤不了多少收益,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收益率。”從各銀行近期新發中長期理財產品中不難看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2%以上,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產品,可達5.5%以上。如興業銀行兩款半年和一年期產品,分別為5.5%和5.55%,建設銀行一款181天產品為5.2%,中國銀行一款311天產品為5.3%。泰安市商業銀行一款183天產品的收益率也達到5.4%。各行收益率最高的產品,基本均為中長期產品。
昨天有媒體報道,外地已有小型城商行推出預期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的理財產品。記者查詢銀率網發現,目前南京地區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也普遍呈水漲船高之勢。除某外資行有兩款預期年化收益率7%的產品在售外,預期收益率6%以上的產品十分普遍。較前段時間,普遍收益率在5%-6%區間內的情形,市場上的搶錢大戰已是悄然拉開大幕。有熟悉銀行業的人士表示,這還不是市場最緊張的時刻,據他個人了解,近期還會有幾家銀行推出收益率達到7%及以上的理財產品。
有分析人士稱,去年銀行業績普遍不錯,按照慣例,今年的考核要在去年的基礎上有所上浮。他熟悉的幾個銀行理財經理普遍反映,今年承擔的業績壓力要比往年大。
但實際上,2014年對銀行來說似乎有些艱難。有統計顯示,4月份,銀行減少了1.23億居民存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個人房貸額度緊張的局面,并沒有因為新的年度的到來而有所緩解。雖然目前寶寶類理財產品出現了破五奔四的情形,但包括寶寶類理財產品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吸儲能力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目前居民的投資途徑多樣,資金的市場價位確實在走高。
個人理財發展趨勢
自2004年初創至今,個人理財產品在短短8個年頭之內就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長。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累計142家銀行發行過80226款產品,每個月平均發行理財產品2600款左右。
個人理財產品具體規模數據則非常有限,據我們了解,沉淀在銀行理財產品中的資金達到8萬億元左右(包括表內和表外理財產品)。8萬億量級,相當于中國存款總額的10%左右,已經足以對中國的經濟金融產生顯著性影響。
個人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曾一度達到5%甚至6%以上(少數中小銀行),近期有所回落至4%左右。大銀行的發行利率通常要比中小銀行的低0.5個百分點左右。
快速發展的銀行理財產品,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2004-2005年是第一階段,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占主流的初創期,呈現股份制銀行率先創新、國有銀行被動跟進的創新格局。
從2006年開始,銀行業理財產品進入快速發展期, 這一階段的發展有幾個顯著特點:一是總量顯著增長,參與主體日益廣泛;二是信貸類理財產品開始扮演重要角色;三是人民幣產品成為主流;四是監管驅動的動機顯著增強。
開心保理財專家分析,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已經進入了年中考核的階段,所以通過中長期的理財產品來實現業績的推動。對于個人理財者來說,抓住這個時機選擇一些中長期的理財產品,為自己的理財規劃增加新亮點,兼顧了收益率與流動性,也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時機。
王亞偉管理的基金效果如何?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