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社保制度規定,職工在繳納15年養老保險之后就可以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但是對于自己的養老金有多少、養老金計算方式是什么、退休之后究竟可以領取到多少錢,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經常進行養老金查詢,不僅能顧看到自己的養老金賬戶情況,也能夠隨時了解到養老政策變化,對于未來的養老生活更放心。
養老金也被稱為退休金,是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項,主要保障勞動者退休之后或失去勞動能力之后的生活,確保在停止工作之后依然能夠享受到一定的經濟補助。養老保險政策施行以來,國家不斷進行養老金繳費比例的調整,從2005年開始,連續8年進行了養老金水平的上調,截止到2013年為止,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漲幅為去年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不斷提高的養老金水平,也保障了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
那么,養老金計算方式是什么呢?最新的養老金計算方法為: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為:(上年度職工月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需要注意的是,新計算方法公布后,計發月數也發生了變化,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比較復雜,各地對于具體的養老金繳納和補貼政策也有所不同,如果想獲得最準確的數字,建議咨詢當地社保中心。
1、網站查詢。隨著政府網上辦公展開,通過網站進行養老金方便又快捷。各地社保網站的頁面不同,這里以大連社保網站為例。
首先,登陸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http://www.dl12333.gov.cn/,在社會保障綜合查詢處填入自己的社保編號和密碼。如果沒有設置密碼,可以使用個人身份證號碼查詢。
用戶也可以自己進行養老金模擬計算。在辦事大廳-社保查詢中,輸入個人姓名、身份證號、個人編號、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退休時間、全部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年限、個人賬戶余額、,可以進行養老金的基本測算。該功能提供老方法和新方法的計算。1997年以后的建立保險賬戶的,可以使用新方法測算。
2、撥打12333電話查詢。12333是全國勞動保障查詢電話,除了養老金查詢,12333還提供個人社保賬戶查詢、醫保卡掛失、醫保卡補辦、社保問題解答等等服務。
3、持本人身份證或社保卡號到當地社保中心查詢。對于很多人來說,到窗口辦理和查詢可以了解更多個人社保相關信息。社保中心地址可以登錄本省市人力資源保障局網站查詢,也可以撥打12333電話詢問,就近進行養老金查詢。
從2008年開始,延遲退休的消息不脛而走,關于延長法定退休年齡的討論一直不斷。今年三中全會之后,延遲退休似乎已成定局,雖然具體推行措施還未敲定,但人社部有關人士表示,將逐漸推行延遲退休政策,不排除通過延遲退休緩沖期的方式來過渡。那么,“延遲退休緩沖期”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國家出臺個人補繳養老保險費新政策,對未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人員及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做出明確規定,為各類人員補繳以前中斷期間的養老保險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提供了政策依據。個人補繳養老保險補繳范圍:這次享受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優惠政策的,包括未參保企業和人員及中斷繳費的企業和人員。不包括按規定核定了繳費基數但有歷史欠費的企業和人員,對已核定過繳費基數的歷史欠費的滯納金,仍由地稅部門按規定確定和征收。個人補繳養老保險關于未參保單位和人員補繳實行個人繳費后,未核定過繳費基數、未繳費人員為未參保人員;單位一直未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參保登記,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為未參保單位。個人補繳養老保險關于中斷繳費人員補繳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后,核定過繳費基數,也曾繳費,后因各種原因不再申報繳費基數,也不再繳費的,為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國家和省規定的應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單位,應按國家和省規定,為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含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的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和實行臨時工繳費制度后的原臨時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于用人單位原因部分人員應繳未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保障部門提出書面補繳申請,并提交申請補繳期間與被保險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以及工資收入憑證,經確認后,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從規定實行企業和個人共同繳費之月,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在2009年12月底前主動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可以按優惠政策補繳。原長期病休6個月以上時間、判刑人員服刑期間,不允許補繳。單位整體未參保的應從企業注冊成立之日起為職工全員參保,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在2009年12月底前主動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可以按優惠政策補繳。但補繳的時間最早不早于1995年1月(鄉鎮企業最早從2003年1月起補繳),有視同繳費年限的,應按上條規定的最早補繳時間補繳(即將企業和個人實行繳費制度后,應繳費的時間均補繳齊,其中,建立個人賬戶后連續繳費滿5年以上,才能計算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補繳養老保險整體未參保單位包括在我省行政區域內尚未參保繳費的各類企業和職工。個人補繳養老保險整體未參保單位參保補繳,應全員參保補繳。單位全員補繳后,由原單位負擔養老保險費用的退休人員,從全部補繳資金到賬后的下月起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從納入統籌的次年起參加基本養老金調整。納入統籌時原單位負擔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按2007年底的實際發放額加2008年以后調待全省平均增加額核定(2008年全省人均月增加養老金143.5元,核定2007年原單位實際發放退休人員養老金時,應核實2007年1-12月實際發放額,取月平均數。下同)。個人補繳養老保險曾在國有、集體企業工作的職工,與原企業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后,已以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者等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中斷或雖未參保的原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含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的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和實行臨時工繳費制度后的原臨時工),現自己申請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可將與原企業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前應補繳的時間按補繳有勞動關系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標準進行補繳。與原企業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后至以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前未繳費的時間,按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人員補繳標準進行補繳。原國有、集體企業中的固定職工和勞動合同制職工自實行個人繳費起一直未參保繳費,現企業已經滅失,本人已達到或超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年齡(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本人自愿,可按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人員補繳標準從2007年開始向前補繳或向后繼續繳費。男繳至滿60周歲、女繳至滿55周歲,繳費不滿15年的可繳費滿15年以上,辦理按月享受養老待遇手續。原在企業工作時間,符合認定視同繳費年限的(即將企業和個人實行繳費制度后,應繳費的時間均補繳齊,其中,建立個人賬戶后連續繳費滿5年以上),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后視同繳費年限。勞動合同制職工補繳1993年1月前養老保險費,應按補繳有勞動關系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補繳標準進行補繳。一直是臨時工,且本人已達到或超過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現企業已經滅失,不允許補繳。上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按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時的養老金計發辦法規定計算,從補繳完成的下月起計發,從納入統籌的次年起參加基本養老金調整,以前不補調、不補發。個人補繳養老保險因終止勞動合同,按國家和省規定一次性結清有關保險待遇終止養老保險關系的人員(不含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一次性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在城鎮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的,可按從事個體經營或靈活就業人員補繳標準補繳或重新繳費滿15年后按月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原一次性結清待遇的繳費年限不再計算。現已達到或超過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固定工、勞動合同制職工也可按此辦法補繳。
正品保險
國家金融監督快捷投保
全方位一鍵對比省心服務
電子保單快捷變更安全可靠
7x24小時客服不間斷品牌實力
12年 1000萬用戶選擇